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73-77,79,共6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共引文献105
-
1徐卫民,裴蓓.秦祭祀文化探研[J].秦汉研究,2021(1):146-157.
-
2薛程.秦汉时期夯头研究[J].考古,2021(2):91-99. 被引量:1
-
3孟玉,林源.《考工记》“夏后氏世室”中“堂”字释疑——兼论夏商周“堂”字释义[J].建筑师,2020(6):74-80.
-
4王玉哲.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J].历史研究,1984(1):61-77. 被引量:29
-
5刘庆柱.关于中国古代宫殿遗址考古的思考[J].考古与文物,1999(6):24-30. 被引量:2
-
6袁广阔.试论夏商文化的分界[J].考古,1998(10):80-89. 被引量:19
-
7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J].考古学报,1981(3):269-285. 被引量:51
-
8孙淑芸,韩汝玢.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81(3):287-302. 被引量:80
-
9佟柱臣.新的发现、新的年代测定对中国石器时代考古学提出的新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79(1):211-219. 被引量:3
-
10胡澱咸.试论殷代用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7(4):83-9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61
-
1杨肇清.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的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1998(1):118-123. 被引量:12
-
2藤本强,高蒙河.略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臼[J].农业考古,1998(3):224-229. 被引量:10
-
3严文明.我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J].考古,1997(9):71-76. 被引量:37
-
4王吉怀.从裴李岗文化的生产工具看中原地区早期农业[J].农业考古,1985(2):81-85. 被引量:6
-
5明山.河南早期献身农业教育的郭须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6):124-127. 被引量:1
-
6王吉怀.新郑沙窝李遗址发现碳化粟粒[J].农业考古,1984(2):276-276. 被引量:31
-
7张居中.淮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舞阳贾湖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东南文化,1999(2):1-4. 被引量:8
-
8朱乃诚.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J].东南文化,1999(3):24-31. 被引量:13
-
9王吉怀.论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J].东南文化,1999(4):6-13. 被引量:4
-
10张之恒.黄河流域的史前粟作农业[J].中原文物,1998(3):5-11.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9
-
1王万盈,何维娜.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17-124. 被引量:1
-
2闵祥鹏.数字农业防灾的组织架构与模式选择——基于河南省农业灾害历史与现状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24-126. 被引量:2
-
3曾慧芳,朱宏斌.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用途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2(3):137-140. 被引量:11
-
4王星光.李家沟遗址与中原农业的起源[J].中国农史,2013,32(6):13-20. 被引量:10
-
5李国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类植物的驯化起源研究[J].南方文物,2015(1):93-108. 被引量:9
-
6陈艳.双墩文化遗址陶祖形器的考古学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6,31(2):82-85.
-
7王清,马志坤,陈秋荷,马永超,阮秋荣,王永强,韩建业,杨晓燕.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石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微体遗存的证据[J].第四纪研究,2020,40(2):450-461. 被引量:14
-
8刘桂华.《诗经》四言句式的文化阐释[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6):4-9. 被引量:3
-
9吴超明,宋国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石器工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兼及郑州地区仰韶文化石器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方文物,2021(5):18-34. 被引量:1
-
1草笱.汽车文化的种族[J].中国名牌,2006(4):76-83.
-
2郭蓉辉.文明时代的TI战争[J].数字化用户,2001(11):119-121.
-
3吴坤.DT时代的“互联网+交通”[J].网络传播,2015,0(7):44-45.
-
4曹南燕.走进汽车文明时代[J].中国科技信息,1996(4):11-11.
-
5晋越,魏停.下一个纪元:能源文明[J].新晋商,2010(9):65-65.
-
6高原.编者寄语[J].国防制造技术,2011(2):1-1.
-
7观点[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1):5-5.
-
8张玲玉.林权制度改革:绿了青山,富了农民[J].当代贵州,2008(13):40-41. 被引量:1
-
9欧阳晓红.谁排与排谁[J].中国工商,2004(11):42-44.
-
10白广东.新石器时代农业与文明[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1):8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