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罗宾逊对译者两种倾向的论析及其翻译新论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英国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Robinson)1991年在约翰·霍普金斯(JohnHopki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著,名为《译者的转变》(TheTrans-lator′sTurn)。内容比较丰富,论点亦较新颖,现仅就他对译者两...
作者
刘重德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50,共4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罗宾逊
译语读者
翻译理论
两种倾向
文学翻译
原语
论析
艺术创造
文本
原作者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0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5
2
蒋丽平.
反语在口语中的应用[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S1):35-39.
被引量:3
3
张玉柱.
俄语口语中的反语浅析[J]
.外语研究,1998(2):33-38.
被引量:2
4
张南峰.
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J]
.外国语,1998,21(3):41-47.
被引量:56
5
辜正坤.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
.中国翻译,1998(6):17-22.
被引量:89
6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2,23(1):31-34.
被引量:139
7
吕俊.
翻译研究:走过解构通向交往——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对翻译学的建构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25-28.
被引量:17
8
郝瑞,杨志明.
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J]
.世界民族,2001(4):65-72.
被引量:26
9
蔡新乐.
从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看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建构[J]
.中国翻译,2001,22(4):58-61.
被引量:21
10
尹志华.
试论北宋老学中的“无为”与“有为”之辨[J]
.社会科学研究,2005(3):77-8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李艳.
道格拉斯·罗宾逊译学理论简介[J]
.文学教育(中),2010(4):57-58.
被引量:1
2
姚丹,杨婧.
“民族”一词在校名中的译法思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7):156-158.
被引量:1
3
李妍.
罗宾逊《译者登场》中的对话性探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4):80-82.
4
王军.
翻译中的儒道哲学——《翻译之道》(The Dao of Translation)评介[J]
.中国翻译,2017,38(1):74-78.
被引量:1
5
彭萍,朱桀.
忠实还是自由?理性还是非理性:译者的伦理选择——罗宾逊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思想比较[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7(3):199-204.
被引量:1
6
张超,吕莉.
俄语反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J]
.青年文学家,2013,0(11X):161-161.
7
韩子满.
翻译中的理性与对话性——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评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3):89-9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李艳.
道格拉斯·罗宾逊译学理论简介[J]
.文学教育(中),2010(4):57-58.
被引量:1
2
谢天振,陈浪.
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译者登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60-62.
被引量:22
3
贾国栋.
继承、发展、努力、创新——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成立记[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63-63.
被引量:1
4
王莉娜.
翻译:一种“双声”的对话——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J]
.外国语文,2009,25(3):110-115.
被引量:9
5
鲍晓英.
摇摆——翻译中的非理性和理性力量——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和“摇摆”问题》[J]
.中国翻译,2012,33(4):53-56.
被引量:2
6
周雪婷,龙丽超.
译者:行走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建构者——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52-55.
被引量:1
7
向鹏.
走向中心还是自我边缘化——后现代主义翻译策略评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82-87.
8
韩子满.
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2015(3):10-16.
被引量:16
9
李妍.
罗宾逊《译者登场》中的对话性探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4):80-82.
10
段蕊.
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4):27-27.
1
王广俊.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70-70.
被引量:3
2
韩子满.
翻译中的理性与对话性——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评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3):89-92.
被引量:12
3
张春敏.
西方翻译新论述评[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65.
被引量:1
4
刘宓庆.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任务——为杨自俭编著之《翻译新论》而作[J]
.外国语,1993,16(2):4-8.
被引量:15
5
关颖.
科技文献翻译新论[J]
.黑河科技,2003(2):91-92.
6
唐瑾.
寻求语文转换的规律──《翻译新论》评介[J]
.上海翻译,1995(1):39-39.
7
王红利.
成语翻译新论:互文性视角[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4):71-74.
被引量:3
8
李田心.
汉语习语翻译新论——走出用直译翻译习语的理论误区[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5):78-80.
9
李波,杨岱若.
译人译事,译界异见——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访谈[J]
.山东外语教学,2015,36(5):3-8.
被引量:3
10
唐瑾.
寻求语文转换的规律[J]
.出版科学,1994,2(2):62-62.
外语研究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