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50年代我国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回顾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49年秋,我在中央贸易部国外贸易司工作,担任林海云司长的秘书,于1952年秋调往莫斯科,担任驻苏联大使馆商务参赞处李强同志(外贸部副部长兼驻苏商务参赞)的秘书。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以及军事物资都是李强副部长主管的,所以在莫斯科同苏联谈判的情况...
作者
宿世芳
机构地区
中国海关学会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51-53,共3页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成套设备
苏联政府
50年代
成套项目
国民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互派大使
抗美援朝
赫鲁晓夫
分类号
F752.6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1
1
熊华源,费虹寰.
新中国掀起回国潮[J]
.湘潮,2009(10):52-56.
被引量:2
2
孔寒冰.
苏联模式在中国的确立:前提和表现[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9):33-37.
被引量:5
3
董志凯.
关于“156项”的确立[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95-109.
被引量:48
4
安.哈扎诺夫,陈夕.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J]
.中共党史研究,1999(2):83-86.
被引量:10
5
建国初期156项建设工程文献选载[J]
.党的文献,1999(5):3-27.
被引量:9
6
陈夕.
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J]
.党的文献,1999(5):28-34.
被引量:26
7
陈东林.
中共对苏联三次出兵东欧国家的反应与认识[J]
.中共党史研究,1998(4):31-37.
被引量:1
8
丁明.
回顾和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2):23-39.
被引量:31
9
董志凯.
国营企业对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对“一五”建设资金积累再现认识之一[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1):3-10.
被引量:6
10
江沛,王洪学.
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述评[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3):68-73.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1
1
孔寒冰.
“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
.国际政治研究,2001,22(3):44-51.
被引量:3
2
金普森.
新中国外债研究的几个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43-51.
被引量:1
3
李明斌.
苏共的大党大国主义与中苏论战的实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65-169.
被引量:2
4
孙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7-14.
被引量:5
5
骆晓会.
中苏关系恶化之首要因素为国家利益说质疑[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4):1-6.
被引量:6
6
姜大云,彭学涛.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空军的历史考察[J]
.兰台世界(上旬),2010(6):30-31.
被引量:1
7
金普森.
新中国外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10(8):226-231.
被引量:3
8
刘荣刚.
“二五”时期苏联援华成套设备项目谈判及执行情况[J]
.中共党史研究,2011(11):48-58.
9
孙泽学.
对19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外智的历史考察[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49-60.
被引量:2
10
谢伟.
苏联与东北工业发展研究综述[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10):14-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吴茵.
防风险、保安全、树信用:党领导公债发行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9):12-26.
2
熊光清.
近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中苏论战起因的研究综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7):58-61.
3
宁玲玲.
中苏决裂的制度因素分析[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6):15-17.
被引量:2
4
庄斌,李桂峰.
近十年来中苏冲突原因研究综述[J]
.世纪桥,2007(5):97-98.
被引量:1
5
栾景河.
“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研究述评[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4(6):33-44.
被引量:7
6
李冉.
中苏关系的调整与中共意识形态的变迁——一项中共意识形态变迁的历史考察[J]
.甘肃社会科学,2008(5):224-227.
被引量:1
7
关锦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J]
.北京党史,2009(5):30-34.
被引量:5
8
范立君.
究源发新 求真求是——金普森先生学术思想述要[J]
.社会科学战线,2010(8):232-236.
9
张培富,孙磊.
156项工程与1950年代中国的科技发展[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11-16.
被引量:6
10
崔丽霞,柳德军.
近年来中苏同盟裂变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50-55.
1
高峰.
世界各地的“北戴河”[J]
.环球人物,2012(23):34-34.
2
邰素兰.
成套项目与国际工程[J]
.国际经济合作,1999(4):18-20.
3
影响新中国60年的十大法律文件[J]
.中国社会工作,2009(29):37-37.
4
高峰.
世界首脑的“北戴河”[J]
.决策与信息,2012(10):52-53.
5
1987年3月份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事记[J]
.国际贸易,1987(5):57-57.
6
金冲及.
抗美援朝中的两大奇迹[J]
.高校理论战线,2000(11):18-19.
被引量:1
7
新中国的“第一”[J]
.初中生(爱学习),2009(9):35-35.
8
苏联价格改革的配套措施[J]
.交通企业管理,1989,4(1):48-48.
9
陈锦锋.
游阿里山[J]
.东坡赤壁诗词,2015,0(1):21-21.
10
易安.
发臭的礼物[J]
.学生·家长·社会(上),2010(6):53-53.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