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法制现代化的多样化模式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法制现代化的多样化模式夏锦文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同时又存在着发展的多样化模式。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以及特定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等等不同,各国法制现代化...
作者
夏锦文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67,共10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现代化模式
外发型
内发型现代化
西方法律文化
中国法制现代化
法制变革
法律形式主义
法制现代化道路
政治现代化
分类号
D9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708
1
谢晖.
民间法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被引量:2
2
李丽.
论社会中个人应有的法治精神[J]
.政治与法律,2000(6):9-11.
被引量:3
3
陈锐.
凯尔逊的“纯粹法”理论研究[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3):15-26.
被引量:3
4
孙国华,杨思斌.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J]
.党政干部学刊,2003(4):4-5.
被引量:3
5
杜宴林,张文显.
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J]
.金陵法律评论,2001(1):81-90.
被引量:18
6
郑戈.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30.
被引量:39
7
范忠信.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J]
.现代法学,1999,21(2):24-31.
被引量:17
8
汪太贤.
20年中国法理学的嬗变及其时代课题[J]
.现代法学,1999,21(5):17-20.
被引量:5
9
郑强.
美国后现代法理学概观[J]
.环球法律评论,2000,22(2):44-53.
被引量:19
10
陈景良.
新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立足于1957~1966年的考察[J]
.法学研究,1999,21(3):111-12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2
1
叶传星.
法治的困顿——对我国百年法制发展的一个检讨[J]
.人大法律评论,2000(2):357-375.
被引量:5
2
唐德筠.
浅析中国法的现代化建设[J]
.今日科苑,2007(8):25-26.
3
刘雪斌,李拥军,丰霏.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5):3-36.
被引量:31
4
刘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立法修改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11):112-117.
被引量:5
5
胡水君.
《法学研究》三十年:法理学[J]
.法学研究,2008,30(6):40-62.
被引量:16
6
黄家亮.
混合型法律价值体系及其内在冲突——对转型期中国法律价值体系的社会学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65-69.
被引量:5
7
叶传星.
我国法学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纠缠[J]
.北方法学,2009,3(5):40-50.
被引量:2
8
陈晓华,汪保康.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J]
.前沿,2012(18):55-56.
9
杨晨,崔瑞兰.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探索历程及其特征[J]
.前沿,2013(5):66-67.
被引量:1
10
夏锦文.
区域法治发展的法理学思考--一个初步的研究构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88.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
121
1
方元.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版权保护[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0(2):42-47.
2
马齐林,徐瑶.
大数据背景下商法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8(1):106-110.
3
牛博文.
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立法现状、问题及完善路径[J]
.河北法学,2024,42(11):128-141.
4
陈焘,梁平.
新时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区域法治及其实践进路[J]
.河北法学,2021,39(8):14-31.
被引量:5
5
王勇.
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
.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6
谢冬慧.
法理学30年学术史之考证——兼谈《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一文“四大缺陷论”[J]
.东方法学,2010(5):112-122.
被引量:3
7
胡大路.
法治视野下宪法义务命题的对照与反思[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4):61-66.
被引量:1
8
李亮.
法治中国视野下公安机关法律实施的公平正义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4):83-91.
被引量:1
9
黄家亮.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村宅基地纠纷:村规民俗与法律秩序——冀北米村个案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09(1):123-129.
被引量:6
10
叶传星.
略论我国法正义观的转向--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背景的考察[J]
.浙江学刊,2009(3):114-121.
1
邢培泉,徐振东.
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互动关系简论[J]
.时代法学,2004,2(1):28-34.
被引量:5
2
李素玲.
论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18(2):75-77.
3
公丕祥,夏锦文.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J]
.法学,1997(7):8-11.
被引量:6
4
朱风顺,余图军,柯海莲.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0):3-3.
5
蔡道通.
国家法治先于社会法治为主导──中国法治化的道路选择分析[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1-4.
被引量:5
6
夏锦文.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型[J]
.南京社会科学,1997(9):57-63.
被引量:36
7
本刊记者.
尊重 关心 爱护——2010年度云南省“十佳农民工”受表彰[J]
.党的生活(云南),2011(1):36-36.
8
刘国利.
论当代中国的主动渐变型法制现代化道路[J]
.南京社会科学,2002(3):78-82.
9
公丕祥.
法的价值与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兼议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J]
.中国法学,1988(1):9-16.
被引量:8
10
曹汉军.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J]
.理论与现代化,2002(6):28-29.
法学研究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