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婚姻家庭法的规定看我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婚姻家庭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说明她们不能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们被法律规范定位于家庭内部。这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陈宁英
机构地区
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婚姻家庭法
《唐律疏议》
古代妇女
《中国法制史》
我国古代
婚姻家庭关系
社会地位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七出”
社会生活
分类号
D442.9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4
1
蔡定剑.
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J]
.法学,1999(3):3-7.
被引量:41
2
郝力挥,刘杰.
谈谈虐待罪的几个问题[J]
.政法论坛,1985,3(1):39-45.
被引量:3
3
黄嫣梨.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03-112.
被引量:22
4
谢晖.
诠释法律的主观性及其原因[J]
.法学,2002(8):7-14.
被引量:9
5
赵崔莉,李卿.
徽商妇的“琵琶行”——论明清徽商妇的品质特征及贡献[J]
.安徽史学,2002(1):15-19.
被引量:11
6
赵爱武.
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91-94.
被引量:19
7
董玉庭.
主观超过因素新论[J]
.法学研究,2005,27(3):62-79.
被引量:50
8
刘春玲.
论晚明江南地区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J]
.阴山学刊,2005,18(4):95-99.
被引量:7
9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J]
.中国法学,2006(4):3-17.
被引量:145
10
陆毅 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
4
1
李巍.
从明清小说看古代在室女的法律地位[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0):170-171.
2
母磊.
刑法规制家庭暴力犯罪困局探析——以丈夫家暴为视角[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3):119-130.
被引量:8
3
赵崔莉.
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106-111.
被引量:9
4
贡振羽.
从古今婚姻法律制度的沿革看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75-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俊.
民俗音乐艺术中的社会性别观[J]
.艺术教育,2010(6):100-101.
2
李洪祥,尹萧.
非婚生子女身份的社会性别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24(5):10-16.
被引量:1
3
曹旋.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以唐律和明律中的婚姻家庭规定来分析[J]
.知识经济,2013(2):69-70.
被引量:1
4
汪泽.
从孟玉楼形象管窥晚明社会的市民文化精神[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8-111.
5
汪泽.
《金瓶梅》三类女性的人格解读[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2):107-112.
6
余威龙.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沿革及其对现代婚姻制度的启示[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7):9-12.
7
冯西淳.
新《婚姻法》下妇女财产权益的研究与保护[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0Z):4-5.
被引量:4
8
楼琦.
家庭暴力犯罪的生成与预防——以网红拉姆案为视角[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10):154-157.
9
林佳嘉.
预防与应对: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实证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37-43.
10
吴才毓.
警察如何应对家庭暴力[J]
.公安学研究,2022,5(2):72-96.
被引量:2
1
徐志兵.
从成语看古代婚恋[J]
.语文月刊,2008(10):17-17.
2
赵勇.
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解读——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2).
被引量:1
3
吴荣鹏.
推动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合——从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谈起[J]
.人民法治,2015(9):112-113.
4
蒋序刚.
试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主义[J]
.法学杂志,1999,20(5):43-44.
被引量:3
5
佚名.
古代休妻七标准[J]
.政府法制,2012(9):48-48.
6
安薇.
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读《中国法制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96-96.
7
王瑞起.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J]
.中国考试(下半月),2001(6):103-106.
8
朱腾.
中国传统法的忆与思——评林咏荣《中国法制史》[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23(2):101-104.
9
林咏荣.
俞教授荣根先生主讲《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史研究》读后感[J]
.现代法学,1995,17(4).
10
王鹏善,毛才高,周汉民.
从依法行政的特点谈法津规范的定位[J]
.城市管理,2003(9):26-27.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