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算,充分利用”──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对于香港问题和香港的特殊政策
被引量:10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30,共8页
CPC History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9
-
1郑睿.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影界文化战线的发展脉络(1937—1956)[J].东方学刊,2019(4):72-85. 被引量:4
-
2红线女.喜庆马师曾老师百岁诞辰──回忆马师曾艺术创作点滴[J].中国戏剧,2000(6):10-12. 被引量:1
-
3李九如.公共领域理论与电影研究[J].电影新作,2011(6):37-42. 被引量:3
-
4齐鹏飞.“一国两制”之“澳门模式”、“香港模式”异同刍议[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1):18-28. 被引量:3
-
5陈弘毅.香港回归的法学反思[J].法学家,1997(5):51-62. 被引量:9
-
6王红续.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国共产党对香港政策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J].党的文献,1997(4):37-42. 被引量:5
-
7沈宗灵.论法律解释[J].中国法学,1993(6):57-64. 被引量:39
-
8马师曾.我对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的一些感觉[J].电影艺术,1957(4):29-29. 被引量:1
-
9邢华.我国区域合作治理困境与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选择[J].政治学研究,2014(5):37-50. 被引量:137
-
10洪邮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J].历史教学问题,2004(4):44-5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10
-
1郑磊.“一国”整全“两制”——以基本法解释制度构建为例看作为整全原则的“一国两制”[J].浙江学刊,2015(5):124-134. 被引量:2
-
2郝诗楠.香港左派政团的兴衰与嬗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5):18-23.
-
3黄金生.明确澳门地位:1949年后的中葡博弈[J].国家人文历史,2019,0(20):250-255.
-
4田飞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经验解析:港澳比较及国家战略的视角[J].港澳研究,2019,0(4):55-64. 被引量:5
-
5苏涛.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与文化实践——论20世纪40—60年代党对香港电影的领导[J].当代电影,2021(7):70-76. 被引量:1
-
6谢春红.中国共产党与港澳的百年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J].岭南学刊,2022(2):64-70.
-
7康红军.“多层妥协的区域化博弈”:复杂型资源跨区域调配何以成功的一个解释——基于“粤水输港”案例的分析(1959—1965)[J].广东社会科学,2022(6):109-120.
-
8李松.迈向全方位统战: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地区统战工作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镜鉴[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2):45-53. 被引量:3
-
9苏涛,张选中.跨越冷战的藩篱——论内地戏曲片在中国香港的接受(1953—1957)[J].当代电影,2024(7):58-64.
-
10钟瀚声.冷战外交与殖民政治:“战后”香港电影检查制度研究(1947-1967)——基于香港《大公报》视角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31(12):101-120.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张强.中央管治权视阈下人大解释港澳基本法的理念与现实[J].法治社会,2018(3):88-98. 被引量:1
-
2朱峰.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澳门青年政策与“一国两制”实践[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6):29-37. 被引量:2
-
3洪伟.回归以来澳门青年国家认同研究:进展、问题与前瞻[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57-64. 被引量:2
-
4苏涛,李频.“七人影评”:补遗与考辨[J].电影艺术,2021(6):152-158. 被引量:2
-
5宁红玲.粤港澳大湾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成就、问题与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22(7):24-28.
-
6杨爱平,黄天.港澳参与国家治理实践的三重向度及特质演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6. 被引量:2
-
7王明亮,付潇仪.“以商言政”: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中国香港工商界的统战宣传——以《经济导报》为中心[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8(1):90-104. 被引量:3
-
8何浩,汤华至.“人大释法”启动模式问题的规范分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1):44-49.
-
9王晓荣,张君尧.作为知识的宣传:大革命时期中共围绕统一战线的意义生产与现实启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8(3):138-150.
-
10钟宇慧.统一战线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团结香港青年的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J].广东青年研究,2024,38(2):128-140.
-
1香港知识[J].中国保险,1997,0(4):43-44.
-
2陈丽.试论“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演变[J].时代人物,2008,0(6):241-242.
-
3张晓京,齐鹏飞.“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中共对港问题八字方针确定始末[J].党史博览,1997,0(7):3-7. 被引量:4
-
4李军晓.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澳门问题的特殊政策析评[J].岭南学刊,1999(6):47-51.
-
5龙平平.担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香港回归[J].人民论坛,1997(7):28-31. 被引量:1
-
6冉绵惠,陈晓兰.“一国两制”与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1):22-26.
-
7江文清,陆文培.“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J].研究生教育研究,1997(2):61-65.
-
8巴志鹏.中英“香港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起步[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05-109.
-
9齐鹏飞.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新中国对香港特殊政策的历史演变[J].教学与研究,1997(6):4-10.
-
10余科杰.对“暂时不动香港”战略方针的历史考察[J].四川党史,1997(4):11-1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