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分的状态词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分的状态词姜文振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分状态词的基本格式有六种:①AA式;③-AA式;③AXX式;④AABB式;⑤ABXX式;⑤AYXX式。这几种格式在构词、色彩及语法功能方面各有特点,特别是在语音上大都有音变现象,如轻声、...
作者
姜文振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6-291,共6页
Dialect
关键词
哈尔滨方言
叠音词
叠音后缀
语法功能
状态词
“的”字
声韵调系统
第二音
形容词性
程度副词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305
1
元明松,张红.
日语叠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作用[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6):114-117.
被引量:2
2
吕朋林.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75-78.
被引量:9
3
汪化云.
团风方言的儿尾[J]
.方言,1999,21(4):277-281.
被引量:7
4
乔全生,孙玉卿,吴云霞.
山西汾城方言的紧喉音节[J]
.方言,1999,21(1):45-49.
被引量:6
5
蒋平.
“汉语方言声调资料库”的设计及其理论基础[J]
.方言,1999(3):187-196.
被引量:19
6
尹世超.
说语气词“哈”和“哈”字句[J]
.方言,1999,21(2):95-103.
被引量:40
7
邵慧君,甘于恩.
广东四邑方言语音特点[J]
.方言,1999,21(2):128-135.
被引量:24
8
赵日新.
徽语的小称音变和儿化音变[J]
.方言,1999,21(2):136-140.
被引量:33
9
金家骐.
休宁方言有阳去调[J]
.方言,1999,21(2):141-145.
被引量:3
10
孙冬虎.
清代以来东北地区民族构成及地名的变迁[J]
.社会科学战线,1998(5):202-20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2
1
沈红宇.
长沙方言状态形容词讨探[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57-60.
被引量:5
2
彭逢澍.
“缝”义的“连、联、挛”[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90-95.
被引量:1
3
聂志平.
《哈尔滨方言词典》中的两个问题[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1):67-69.
4
徐凤云.
关于贵阳方言ABB式形容词中的语缀“兮兮”[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81-84.
被引量:1
5
李莎.
汉语轻声的成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5):67-70.
被引量:3
6
刘晓梅.
期待绚烂绽放:百年东北官话研究述评[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1):130-137.
被引量:16
7
熊一民.
武汉方言的长音结构[J]
.汉语学报,2008(1):55-61.
被引量:5
8
张洪杰,梁晓玲.
东北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进展[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3(4):62-67.
被引量:3
9
李建廷.
叠音词研究综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154-157.
被引量:6
10
包智明,曹栌文.
汉语声调和生成音系学理论[J]
.当代语言学,2014,16(3):255-27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张小砚,李爱军,李智强.
太丰方言青年发音人右重双音节韵律词连读变调模式[J]
.中国语音学报,2024(1):44-54.
2
朱玉柱,李爱军.
河南武陟方言两字调实验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118-130.
被引量:1
3
谢郴伟.
广州话中低平调混淆的感知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138-146.
被引量:1
4
崔平,王韫佳.
抚顺话“上声+阴平”变调的声学和知觉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88-97.
被引量:1
5
田海丁.
乐山话双音节词声调分析[J]
.语言历史论丛,2023(1):185-204.
6
徐世梁.
藏语和汉语声调演变过程的对比[J]
.南开语言学刊,2019(1):33-40.
被引量:2
7
王羽熙.
网络语境中新兴“谓词性X+子”式的态度评价意义及形成探讨[J]
.华中学术,2023(4):186-196.
8
林弘洋.
山西乡宁方言的连续变调和轻声[J]
.汉字文化,2024(8):19-21.
9
郑献芹.
浚县方言的状态形容词[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89-93.
10
牛顺心.
河南武陟方言的降升式连读变调及其成因初探[J]
.南开语言学刊,2009(2):47-58.
被引量:3
1
姜文振.
试谈黑龙江方言中的合音现象[J]
.求是学刊,1997,24(6):101-103.
被引量:5
2
李建业.
谈叠音后缀形容词[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0(11):81-84.
3
汪洪澜.
汉英派生词比较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9(4):17-20.
被引量:6
4
许皓光.
试论叠音后缀的构成及运用[J]
.沈阳大学学报,2005,17(5):54-57.
5
唐晋先.
带叠音后缀形容词的叠音后缀的读音[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01-104.
6
刘斌.
浅议新疆汉语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及叠音后缀[J]
.新疆社科论坛,1999(3):64-66.
被引量:2
7
辛光.
谈现代汉语的叠音后缀[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4):132-135.
8
李小梅.
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读55调辨[J]
.中国语文,2000(2):137-138.
被引量:7
9
马静.
谈ABB式形容词读音[J]
.科教文汇,2009(18):258-258.
10
周一民.
汉语构词后缀的识别和规范[J]
.语文建设,1998,0(11):8-10.
被引量:6
方言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