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南亚邻国政策的调整和“古杰拉尔主义”
被引量:5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2,共6页
International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7
-
1孙现朴.印度崛起视角下的“东向政策”:意图与实践——兼论印度“东向政策”中的中国因素[J].南亚研究,2012(2):66-84. 被引量:12
-
2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8-544. 被引量:834
-
3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34(6):1005-1014. 被引量:286
-
4时宏远.孟加拉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J].南亚研究季刊,2004(2):102-106. 被引量:5
-
5杨永红.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及一体化构想[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6):48-50. 被引量:2
-
6P? Venkateshar Rao.Ethnic conflict in Sri Larka:India's Role and Perception[J].Asia Survey,1998,(1).
-
7I · K Gujral.Continuity and Change:India's Foreign Policy[M].New Delhi,2003.
-
8曼莫汉·辛格.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今日印度,2004,(6).
-
9Kathryn Jacques.Bangladesh、 India and Pakistan[M].London,2000.
-
10郑捷.如何定义“大国”?[J].统计研究,2007,24(10):61-6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5
-
1时宏远,王历荣.冷战后印孟关系的变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2):114-117. 被引量:1
-
2孙现朴.印孟跨界水资源争端及合作前景[J].国际论坛,2013,15(5):25-30. 被引量:2
-
3胡志丁,王学文.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的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及其原因[J].热带地理,2019,39(6):833-843. 被引量:8
-
4曹德军.印度地区领导力建构及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逻辑[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4(2):114-129. 被引量:1
-
5孙现朴,陈宇.冷战后印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0(3):36-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曾祥裕,朱宇凡.印度涉水国际争端及其战略影响[J].国际研究参考,2016(11):21-30. 被引量:4
-
2刘明.南亚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活性——基于陆海属性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7(8):176-181. 被引量:1
-
3叶帅,胡志丁,葛岳静,胡伟,黄宇.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乌克兰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6):1000-1011. 被引量:13
-
4叶帅,胡志丁,葛岳静,黄宇,胡伟.地缘战略交汇区类属的国别地缘环境解析——以乌克兰为例[J].地理研究,2021,40(9):2591-2605. 被引量:12
-
5叶帅,李永宁,胡志丁,葛岳静,王淑芳,刘玉立.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理环境的介质属性及其地缘环境效应--以乌克兰为例[J].热带地理,2021,41(6):1121-1131. 被引量:2
-
6李加林,沈满洪,马仁锋,杨红生,陈一宁,孙才志,刘明,韩喜球,胡志丁,马学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829-849. 被引量:42
-
7钟苏娟,毛熙彦,黄贤金.地缘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J].世界地理研究,2022,31(3):466-477. 被引量:7
-
8吴仕海,阎建忠.地缘破碎带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2,41(6):1109-1122. 被引量:6
-
9庞晋,兰江.印孟边界争端的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J].边界与海洋研究,2022,7(3):21-43.
-
10葛旭瑞,李灿松,胡平平,刘宇斯.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与影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38(6):52-59. 被引量:6
-
1马孆.冷战后印度南亚政策的变化[J].当代亚太,2004(5):18-23. 被引量:9
-
2叶正佳.《印孟恒河河水分享条约》与高达政府的南亚政策[J].南亚研究,1997(1):15-20. 被引量:4
-
3杨平学.南亚地区安全形势评析[J].南亚研究季刊,1998(2):45-47.
-
4龙兴春.印度在南亚的霸权外交[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8):88-93. 被引量:1
-
5金伏.每月大事述评[J].现代国际关系,1998(8):43-45.
-
6项卫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J].东北亚论坛,1993,2(3):8-8.
-
7张继业.俄罗斯的南亚政策[J].世界知识,2004(17):8-8.
-
8钟有为,范跃红.古杰拉尔主义外交理念与中印关系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5):49-53.
-
9韩晓青.中国和巴基斯坦“全天候的朋友”是怎么来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7):102-104.
-
10孙培钧.冷战后印度与南亚邻国的关系[J].当代亚太,2000(3):14-18.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