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藏考古综述
被引量:
9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西藏,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历史、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等传统,强烈地吸引着世人的注意。在考古学领域以内,情况也是如此。西藏地区的考古工作虽然至今缺乏系统的研究,但是它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后期;发现的实物就数量而言虽然还不多,但是其内容却甚为复杂。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作者
童恩正
出处
《文物》
1985年第9期9-19,共11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细石器
西藏考古
考古工作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
打制石器
十九世纪
新石器时代早期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28
引证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381
参考文献
20
1
Allchin, F. R,and Hammond, N.The Archaeology of Afghanistan,1978.
2
Boriskovskii,P. I.Vietnam in Primeval TimesSociety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1969.
3
Bellwood,P.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1978.
4
Patterson,T. C.Archaeology-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Societies,1981.
5
Sankalia,H. D.The prehistory and Protohistory of India and Pakistan,1974.
6
Roerich,J.N.The Animal style among the Nomad Tribes of Northern Tibet,1930.
7
Tucci,G.Transhimalaya,1973.
8
Bunker, E. C,Chatwin C. B,Farkas, A. R.Animal Style,1970.
9
Goldman,B.Some Aspects of the Animal Deity: Luristan, Tibet and ItalyArs Orientalis,1961.
10
Roerich,G.problems of Tibetan ArchaeologyUrusvati Journal.
共引文献
1
1
童恩正.
西藏高原上的手斧[J]
.考古,1989(9):822-82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028
1
李玉牛,孙天强,张梦逸,李帅,杨锋.
西藏阿里地区早期铁器与冶铁技术:卡基墓地出土冶金相关遗物研究[J]
.藏学学刊,2022(2):24-34.
被引量:1
2
李旻,蔡林海(文/摄/图),李永宪(文/摄/图).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J]
.藏学学刊,2020(2).
被引量:1
3
车明怀.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藏族历史发展的主流[J]
.西藏研究,2020(S01):46-55.
被引量:3
4
赵刚,赤培·巴桑次仁,阿旺卓玛.
西藏日喀则岗巴县多尔玛石窟的初步调查与研究[J]
.西藏研究,2020(3):151-156.
被引量:1
5
朱德涛.
颇罗鼐封号和用印考实[J]
.西藏研究,2020(3):87-96.
被引量:1
6
长孙樱子,马凤娇.
西藏西部早期铜器技术初探[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105-110.
被引量:1
7
金书波.
关于象雄遗址、石刻和历史文书的几点认识[J]
.西北民族论丛,2019(2):134-148.
被引量:1
8
丁曼雨,何伟,王恬怡,夏格旺堆,张明,曹鹏,刘峰,戴情燕,付巧妹.
中国西藏拉托唐古墓地古代居民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21(1):1-11.
被引量:4
9
郭超,马玉贞,李金凤.
过去2000年藏南羊卓雍错岩芯主要元素和磁化率变化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0,4(4):387-393.
被引量:2
10
董华锋.
唐蕃关系视野下的藏东大日如来八大菩萨造像[J]
.青海民族研究,2020(1):171-17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9
1
李永宪.
“牦牛镜”与“藏式有柄镜”研究[J]
.藏学学刊,2022(2):1-23.
2
李旻,蔡林海(文/摄/图),李永宪(文/摄/图).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J]
.藏学学刊,2020(2).
被引量:1
3
杨琰玲.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J]
.西藏艺术研究,2021(2):75-88.
4
王文轩.
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5
长孙樱子,马凤娇.
西藏西部早期铜器技术初探[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105-110.
被引量:1
6
陈靓,傅家钰,夏格旺堆,拥措,席琳.
西藏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2017年出土颅骨的种系研究[J]
.西部考古,2023(1):242-257.
7
许若冰.
从象雄到吐蕃:气候变迁与西藏文明中心的东移[J]
.中国藏学,2022(6):108-116.
被引量:3
8
汤惠生.
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
.考古,1999(5):44-54.
被引量:33
9
石硕.
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J]
.中国藏学,1992(1):53-63.
被引量:12
10
霍巍.
西藏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88-9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81
1
Huo Wei,Zhang Ning.
On the Joint Creation of “Silk Road of the Plateau” by Ancient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
.China Tibetology,2021(2):14-34.
2
宗喀·漾正冈布,赵书苑.
金属类药物在藏蒙医药和汉医药中的使用研究——以金、银两种金属类药物为例[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0,39(3):307-320.
被引量:2
3
刘洁.
2017~2018年度中国边疆学视野下西藏历史研究综述——以象雄与吐蕃时期为中心[J]
.中国边疆学,2019,0(1):270-289.
4
曹中俊.
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回顾与展望[J]
.藏学学刊,2022(2):78-96.
5
李志鹏.
“唐蕃古道”甘肃段线路考察与再探[J]
.藏学学刊,2022(2):65-77.
6
李玉牛,孙天强,张梦逸,李帅,杨锋.
西藏阿里地区早期铁器与冶铁技术:卡基墓地出土冶金相关遗物研究[J]
.藏学学刊,2022(2):24-34.
被引量:1
7
李永宪.
“牦牛镜”与“藏式有柄镜”研究[J]
.藏学学刊,2022(2):1-23.
8
赵靖,孙昭亮.
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述评[J]
.藏学学刊,2020(2).
被引量:1
9
徐理.
碑铭、图像、写本——蕃尼古道工作坊综述[J]
.藏学学刊,2019(1):366-375.
被引量:1
10
毛中华.
从塞康到楼阁式佛殿:强准祖拉康与吐蕃佛教前弘期佛殿建筑新风格的形成[J]
.藏学学刊,2019(1):126-159.
被引量:3
1
赤培·巴桑次仁.
恰姆石窟 西藏石窟考古新发现——漫谈恰姆石窟中的壁画[J]
.西藏人文地理,2012(3):59-63.
2
仝涛.
三枚藏式带柄铜镜的装饰风格来源问题[J]
.藏学学刊,2010(1):137-148.
被引量:3
3
鲁显礼.
1980年以来西藏考古研究综述[J]
.赤子,2015(9):55-55.
4
霍巍.
仙女神殿卓玛拉康——吉隆考古行记之一[J]
.中国西藏,2009(3):56-59.
5
霍巍.
西藏曲贡村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
.考古,1994(7):650-661.
被引量:27
6
夏格旺堆.
20余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访西藏博物馆考古专家更堆副研究员[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11-14.
7
张长虹.
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
.藏学学刊,2004(1):291-297.
8
李永宪.
“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J]
.考古,2002(12):90-90.
9
霍巍,李永宪.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流域的原始文化——西藏考古新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初论[J]
.西藏研究,1991(3):136-144.
被引量:6
10
霍巍.
近十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J]
.文物,2000(3):85-95.
被引量:14
文物
198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