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
被引量:
4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模糊理论盛行。运用模糊理论探讨语言学问题方兴未艾。从目前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运用模糊理论对语义进行逻辑分析和哲理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伍铁平同志的《模糊语言初探》(载《外国语》1979年第四期)、《模糊语言再探》(载《外国语》1980年第五期)在这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在我国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以英语和汉语为实例,对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
秦秀白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外国语》
1984年第6期45-49,共5页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言语风格
模糊语言
非语言因素
模糊理论
模糊边缘
理论探讨
词汇成分
逻辑分析
伍铁平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166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3
2
肖云枢.
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1,14(1):5-8.
被引量:77
3
孙建荣.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取消性[J]
.外语教学,1986,7(2):1-9.
被引量:26
4
何自然.
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
.外国语,1985,8(5):29-33.
被引量:279
5
缑瑞隆.
汉语形容词的模糊性和相对性[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7(3):86-89.
被引量:4
6
伍铁平.
论“海”、“洋”和“湖”的模糊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3-14.
被引量:4
7
伍铁平.
模糊语言初探[J]
.外国语,1979,2(4):41-46.
被引量:160
8
伍铁平.
模糊语言再探[J]
.外国语,1980,3(5):48-54.
被引量:65
9
文旭.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J]
.外语学刊,1995(1):27-32.
被引量:43
10
吕公理.
语言模糊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J]
.外语学刊,1995(3):13-1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1
1
韩晓惠,王松鹤.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英汉词汇的模糊性[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4):26-29.
被引量:1
2
胡庚申.
模糊表达——涉外语言策略技巧[J]
.外语研究,1992(4):30-36.
3
范俊军.
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
.现代外语,1992,15(3):62-64.
4
李源.
“模糊”——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J]
.外国语文,1992,17(4):96-101.
被引量:8
5
李萍,郑树棠.
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109-112.
被引量:18
6
吴传凤.
语义模糊与言语交际[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98-99.
被引量:2
7
林海.
英语法律语言模糊语的存在理据和适用范围[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5-117.
被引量:4
8
林木森.
浅析英汉语言的模糊性[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1):79-82.
9
陈红桔.
法律模糊语言的存在理据[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3):212-214.
被引量:4
10
陈红桔.
法律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14-11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9
1
张雪雪.
法律英语翻译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7):38-40.
被引量:1
2
邓立军.
制度缺陷与立法完善:正当法律程序视野下的监察调查措施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14.
被引量:1
3
魏敏.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模糊性及其翻译[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1):111-114.
被引量:2
4
闫伟.
汉语广告语特质探微[J]
.作家,2009(6):243-244.
5
刘芳.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n Hedges[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39-40.
6
李碧云.
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其语用功能[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95-97.
7
桂永霞.
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1):48-52.
被引量:4
8
张翠波.
试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翻译[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4):17-18.
被引量:4
9
王慧英,朱月娥.
利用语境分析进行听力教学[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S1):164-166.
被引量:4
10
贾小兰.
法律实践中模糊性语言运用的分析和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2).
1
张艳君.
从语义层面看语言模糊理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9(1):77-80.
被引量:1
2
栗东方,王娜娜.
模糊语言初探[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3):221-221.
3
周求知,黄一举(校对).
短信语言初探[J]
.南方论刊,2006(5):52-53.
被引量:2
4
王星.
网络语言初探[J]
.新西部(理论版),2009(5):160-160.
5
曾爱华.
网络游戏语言初探[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5):59-61.
被引量:2
6
李雪华.
网络语言初探[J]
.广西社会科学,2004(3):154-155.
被引量:4
7
覃庆辉,李疆彤.
网络交谈语言初探[J]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38-41.
被引量:1
8
黄永红,刘汉霞.
中国网络语言初探[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39-43.
被引量:4
9
张健同,金立鑫.
简评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J]
.外国语,2000,23(4):78-79.
被引量:3
10
王立非.
英语姿势语言初探[J]
.外语研究,1985,2(4):27-30.
外国语
198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