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Shanghai Finance
同被引文献8
-
1胡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风险投资机制[J].经济学动态,1998,(11):43-45.
-
2何光辉,杨咸月.风险投资、二板市场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J].财经研究,1999,25(5):25-32. 被引量:23
-
3王晓龙.关于在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实践与探索[J].投资与合作,1999(7):72-77. 被引量:3
-
4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1999(10):17-20. 被引量:42
-
5曹凤岐,陈志人.我看中国如何发展风险投资[J].中国中小企业,2000(2):31-33. 被引量:2
-
6郭存芝,凌亢,刘容华.证券投资风险评估的AHP结构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8):28-30. 被引量:6
-
7范柏乃,沈荣芳,马庆国.中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1):21-26. 被引量:13
-
8徐宪平.风险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1,17(2):63-68.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41
-
1罗淑敏,苗瑞.汽车工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S1):127-130. 被引量:1
-
2徐晓音.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2(18):145-148. 被引量:15
-
3万玉成,盛昭瀚.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风险投资非系统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1):22-27. 被引量:9
-
4施安平.基于灰色系统的ERP非系统风险评估[J].经济管理,2004,30(24):9-14. 被引量:2
-
5杨艳萍.高技术风险投资的风险规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78-82. 被引量:2
-
6党耀国,刘思峰,刘斌,张庆.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84-86. 被引量:7
-
7张洪满.AHP法在二板市场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6):68-72. 被引量:3
-
8贺灵,单汨源.风险投资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6):73-75. 被引量:6
-
9林大庞.基于风险企业系统演化的投资合作多阶段多目标决策分析[J].企业经济,2006,25(2):62-64. 被引量:1
-
10张新立,杨德礼.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0):140-142. 被引量:17
-
1刘霄峰,蒋茂平.风险投资企业的治理机制分析[J].财金贸易,2000(4):16-17. 被引量:3
-
2朱桂兰,董伟燕.无锡市私营经济融资担保的实践及探讨[J].财会通讯(上),2001(2):28-30. 被引量:2
-
3刘立峰.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分析[J].改革与理论,2003(12):18-20. 被引量:2
-
4寸晓宏,周朝仑,卢文娟.论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J].财经科学,2001(S1):160-162.
-
5张文娟.吉林省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对策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4-26.
-
6徐惟一.浅析国有企业对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管控[J].财会学习,2017,0(5):250-250. 被引量:5
-
7范柏乃,袁安府.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税收法律环境研究[J].中外产业科技,1997(10):24-25.
-
8吴俊培.中国企业所得税及环境研究[J].涉外税务,1995(9):10-13. 被引量:1
-
9肖元真.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环境研究[J].软科学,1993,7(1):30-33.
-
10彭伟.马来西亚投资环境研究[J].特区经济,1990(4):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