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7-13,共7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8
-
1韩景熙.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63-65. 被引量:7
-
2秦礼君.浅析汉日数量词的表达位置[J].外语学刊,1995(3):48-51. 被引量:2
-
3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122-132. 被引量:117
-
4郑懿德,高桥由纪子.汉日名量词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1):73-85. 被引量:5
-
5徐茗.近十年我国对外汉字教学文献分析——以《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130-135. 被引量:11
-
6金珍我.汉语与韩语量词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2002,16(2):35-42. 被引量:15
-
7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基于“需求”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J].海外华文教育,2017,0(3):390-404. 被引量:7
-
8韩夏兰,夏长洪,谢翠青,徐燕雯,方环海.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汉学新视野——汉语教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J].海外华文教育,2017(4):563-5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胡轶君.基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日本学生的量词偏误分析”的对比研究[J].汉字文化,2021(1):163-165. 被引量:1
-
2杨德峰,庞恋蕴.国内近二十年日语母语者汉语语法习得研究回顾[J].高等日语教育,2019,0(2):1-12.
-
3唐瑞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偏误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193-194.
-
4吴慧.从中韩量词的对比谈对韩汉语量词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09(4):43-48. 被引量:1
-
5王敏.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偏误分析——以量词“头”“匹”“条”“只”为例[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6):96-97.
-
6胡清国.中高级留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的调查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48-54. 被引量:15
-
7张广勇,王俊菊.二语水平和量词类型对汉语量词结构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9,42(1):98-109. 被引量:4
-
8吴宏星.韩国留学生汉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调查研究——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6):106-109.
-
9郝红艳.“读后续写”练习对汉语名量词促学促用效果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26(6):90-94. 被引量:23
-
10洪炜,石薇.读后续写任务在汉语二语量词学习中的效应[J].现代外语,2016,39(6):806-818. 被引量:84
-
1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4):2172-2172.
-
2贺富荣,樊瑞华.医学论文中常见错误浅析[J].中医药研究,2002,18(4):62-62.
-
3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1,1(1):19-19.
-
4关于文稿中计量单位的使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15(2):105-105.
-
5英文摘要书写须知[J].新型炭材料,2004,19(1):80-80.
-
6石锓.论疑问词“何”的功能渗透[J].古汉语研究,1997(4):89-95. 被引量:10
-
7孙晓玲,周静.数字与英文摘要的简洁性[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0,4(2):153-153.
-
8童红灯.提高英语数字听力水平的几个诀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8):43-44.
-
9崔泳■,苏杰.《三国志》重言词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2):163-165. 被引量:2
-
10龙丹.魏晋核心词“耳”及其双音化发展[J].语言研究,2016,36(3):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