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羽化涩江保译《支那人气质》(上)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按:鲁迅的价值是人所公认的。现在对鲁迅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鲁迅留下的文本或者叫文字来进行的。鲁迅文本当然是鲁迅的创作,是他思想和生活经验以及他天分的结晶,包含着鲁迅的人格和气质。但作为一种创作的结果,鲁迅文本并非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自身学习和实践的结...
作者
李冬木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7,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鲁迅文本
《中国人气质》
周作人
明治时代
史密斯
日本近代史
森鸥外
改造国民性思想
单行本
支那
分类号
I210.9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0
1
樽本照雄,岳新,赵乐甡.
关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J]
.鲁迅研究月刊,2001(6):38-46.
被引量:26
2
李冬木.
关于羽化涩江保译《支那人气质》(下)[J]
.鲁迅研究月刊,1999(5):60-66.
被引量:4
3
赵静.
鲁迅早期三部译作的翻译意图[J]
.鲁迅研究月刊,1995(1):38-43.
被引量:7
4
李昌玉.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应是《斯巴达之魂》[J]
.东岳论丛,1987,8(6):49-50.
被引量:12
5
陈漱渝.
《斯巴达之魂》与梁启超[J]
.鲁迅研究月刊,1993(10):62-62.
被引量:13
6
蒋荷贞.
《斯巴达之魂》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J]
.鲁迅研究月刊,1992(9):12-18.
被引量:12
7
方长安.
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化(下)[J]
.鲁迅研究月刊,2002(5):34-40.
被引量:2
8
黄川.
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J]
.鲁迅研究月刊,2002(8):4-10.
被引量:2
9
潘世圣.
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J]
.鲁迅研究月刊,2002(9):4-13.
被引量:24
10
陈玲玲.
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36-4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汪卫东.
在“鲁迅”的冰山下面——旅日学者李冬木对“原鲁迅”的越境溯源[J]
.华夏文化论坛,2024(1):97-102.
2
黄乔生.
中国菜与性及与中国国民性之关系略识——从鲁迅《马上支日记》中的两段引文说起[J]
.鲁迅研究月刊,2009(1):21-30.
被引量:1
3
周佩瑶.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想象[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43-49.
被引量:3
4
孙海军.
鲁迅早期思想与日本流行语境研究述评[J]
.临沂大学学报,2016,38(4):72-77.
5
孙海军.
鲁迅早期思想与日本流行语境研究述评——鲁迅早期思想研究的历史反思之一[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9):12-17.
6
陈博凯.
翻译的文本活力与意识形态限度——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早期汉译中的“借位”形象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6):171-199.
被引量:1
7
符杰祥.
《斯巴达之魂》材源考辨[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1(3):23-3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宇飞.
鲁迅《说■》的一则材源[J]
.上海鲁迅研究,2023(1):191-198.
被引量:1
2
田耿辉.
中国现代文学的古典主义[J]
.时代教育,2012(13):98-98.
3
周佩瑶.
1915-1916年的梅光迪[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9(1):44-49.
4
李然.
欧文·白璧德“人性论”思想述评[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8):101-103.
5
董炳月.
1926年:鲁迅国民性话语的展开——以“马上日记”为中心[J]
.文艺研究,2021(4):69-84.
被引量:2
6
符杰祥,李向南.
“发大声于海上”——论鲁迅文学发生的蒋百里之环与“中国路径”[J]
.学术月刊,2022,54(2):176-184.
被引量:2
7
吴海洋.
《斯巴达之魂》与史传[J]
.东岳论丛,2024(3):55-61.
被引量:1
8
马明蓉.
“位育”观:知识翻译学考释[J]
.当代外语研究,2024(1):59-68.
9
朱崇科,周楷棋.
“大仇斯复”的背后:《斯巴达之魂》文本生成考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4):182-191.
10
廖久明.
没有“幻灯片事件”,鲁迅或可走“亦医亦文”之路——鲁迅“弃医从文”原因研究述评[J]
.鲁迅研究月刊,2024(7):25-41.
被引量:1
1
英溪.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气质》中译本[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4):71-71.
2
董以平.
黑暗中的奇异亮色——浅析鲁迅文本背后的精神品质[J]
.飞天,2009(10):9-11.
3
彭定安.
二十一世纪的鲁迅研究预想(下)[J]
.鲁迅研究月刊,1999(12):4-19.
被引量:1
4
王倩.
关于鲁迅小说复调问题的思考[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68-69.
5
皇甫积庆.
时时反顾的精神家园──鲁迅故乡情结探窥[J]
.江汉论坛,1996(12):49-52.
被引量:4
6
郝周绍.
浅析森鸥外的《舞姬》[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29-130.
被引量:4
7
王志蔚.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是怎样形成的[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5):28-30.
被引量:1
8
李广生.
“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哲学底蕴[J]
.鲁迅研究月刊,1996(10):21-27.
9
郭娜,齐敬先,王斯蓓.
浅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5):77-79.
10
陈凌子.
鲁迅文本中“路”的意象[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58-60.
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