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司法权中立的内容构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司法(即审判)应当中立,这是由司法权(即审判权)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对此,人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共识。但是,对司法中立应有的内容,却还未见有全面、具体的阐述。本文认为,司法中立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司法权对立法权保持中立司法权对立法权保持中立的含...
作者
齐延平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3-107,共5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司法权
行政权
司法中立
司法机关
保持中立
司法审查权
保护私有财产
立法权
司法地方保护主义
行政诉讼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131
1
黄达亮.
论检察机关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J]
.人民检察,2001(11):22-23.
被引量:3
2
王祺国.
简论民事行政检察的二元结构[J]
.人民检察,2002(3):18-20.
被引量:6
3
孙长永.
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J]
.现代法学,1999,21(4):93-97.
被引量:176
4
陈卫东,郝银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
.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5
龙宗智.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30-140.
被引量:150
6
龙宗智.
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
.法学,1999(10):2-7.
被引量:247
7
陈瑞华.
刑事侦查构造之比较研究[J]
.政法论坛,1999,17(5):91-101.
被引量:118
8
徐显明.
司法改革二十题[J]
.法学,1999(9):4-8.
被引量:151
9
贺日开.
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
.法学,1999(7):5-11.
被引量:59
10
陈卫东,郝银钟.
实然与应然:关于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随想——兼答王天国先生[J]
.法学,1999(6):25-27.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9
1
宁立志,龚涛.
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费率裁判:实践、争议与对策[J]
.北方法学,2022,16(3):38-52.
被引量:9
2
邱景辉.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
.福建法学,2006(1):35-40.
被引量:3
3
陈军.
行政诉讼目的新论[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52-54.
被引量:2
4
康娜.
论我国国情下的最优司法独立度:一个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清华法学,2012,6(3):118-129.
被引量:6
5
陈琦华.
当代中国司法政治功能内涵及其价值[J]
.政治与法律,2013(1):76-81.
被引量:8
6
陈兴良.
从“法官之上的法官”到“法官之前的法官”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检察权[J]
.中外法学,2000,12(6):691-705.
被引量:57
7
叶海波.
司法人员中立论的认识误区——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
.法学评论,2014,32(6):48-55.
8
周奥杰.
以侵权责任惩治同意套牌行为的局限与不足——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19号[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5):135-141.
9
林丽燕.
诉调对接下先行调解的实践检视与优化路径[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66-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徐冬.
论立案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12-13.
2
滕彪.
“司法”的变迁[J]
.中外法学,2002,14(6):725-741.
被引量:15
3
李昌林.
强行侦查权之司法制约的比较考察[J]
.河北法学,2003,23(1):52-58.
被引量:13
4
马静华,王洪芳.
警、检一体化:超越现实的制度设计[J]
.政法学刊,2002,19(4):87-90.
被引量:4
5
刘月进.
我国现行检警关系模式评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40.
被引量:8
6
田凯,单民.
论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一致[J]
.法学评论,2006,24(4):21-26.
被引量:10
7
陈卫东,李玉华.
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地位[J]
.法学杂志,2007,28(1):105-108.
被引量:11
8
褚福民.
刑事法治的理想与立法的局限 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之综述与反思[J]
.中外法学,2007,19(2):224-256.
被引量:2
9
杨亚丽.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定位之思考[J]
.经济师,2007(6):93-95.
10
陈松林.
现代司法理念下的检察权——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权的定位[J]
.河北法学,2007,25(12):187-191.
被引量:1
1
王素珍.
公众意见的存在论解析——兼论公众意见对司法裁决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30):184-186.
2
段晓博.
论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J]
.法制与社会,2007(7):482-483.
被引量:2
3
廖永安,李武松.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不作为”现象探微[J]
.法律适用,1996(3):29-31.
4
张英达.
克服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刍议[J]
.法学,1991(1):8-10.
被引量:2
5
赵雪.
浅析中国司法中立现状及完善的具体措施[J]
.消费导刊,2008,0(3):155-155.
6
杨宇冠.
论构建我国刑事诉讼的正当法律程序体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41-48.
被引量:5
7
李新华.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过程中的制约因素[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112-113.
8
人物[J]
.中国经济周刊,2015,0(2):10-10.
9
李晨光.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之价值思考[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31-33.
10
廖永安.
对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的思考[J]
.法商研究,1999,17(4):93-98.
被引量:11
法商研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