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同被引文献74
-
1侯卓.税收法定主义的演进脉络、路径依赖与完整谱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41(1):133-146. 被引量:9
-
2贺卫,王浣尘.寻租理论在新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2):108-111. 被引量:4
-
3从钟情农民运动到探研地主制经济——李文治教授谈他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141-143. 被引量:3
-
4罗必良.农业性质、制度含义及其经济组织形式[J].中国农村观察,1999(5):10-18. 被引量:38
-
5高王凌.清代有关农民抗租的法律和政府政令[J].清史研究,2000(4):41-49. 被引量:4
-
6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J].社会学研究,1999(4):77-90. 被引量:211
-
7经君健.论清代蠲免政策中减租规定的变化——清代民田主佃关系政策的探讨之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1):67-79. 被引量:16
-
8樊树志.农佃押租惯例的历史考察[J].学术月刊,1984,16(4):73-78. 被引量:8
-
9魏金玉.清代押租制度新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3):18-35. 被引量:13
-
10何清涟.清代的人口压力和租佃形态[J].江淮论坛,1987(6):40-4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8
-
1高王凌.清代有关农民抗租的法律和政府政令[J].清史研究,2000(4):41-49. 被引量:4
-
2王亚娟.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土地所有权变动趋势[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15(1):83-86. 被引量:2
-
3王聪聪.从剥削到契约——近三十年清代租佃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反思[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5):16-21. 被引量:2
-
4卢洪友,张楠.国家治理逻辑下的税收制度:历史线索、内在机理及启示[J].社会科学,2016(4):30-38. 被引量:10
-
5杨柳,万江红.家庭农场的雇佣合约:结构、特征及其治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106-116. 被引量:10
-
6段旭颖.从杂税加征视角论清代财政非正式制度的表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4):139-150. 被引量:1
-
7孙枭雄.关系劳动:农业生产中的用工秩序——以胶东瓜果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23(4):41-51. 被引量:3
-
8陈秀平,宋遥远.清朝房产税制度变迁及立法镜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6(4):110-115.
二级引证文献32
-
1齐爱民.土地法、动产法到信息法的社会历史变迁[J].河北法学,2005,23(2):8-11. 被引量:9
-
2高王凌.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J].史林,2006(5):100-114. 被引量:8
-
3郑财贵.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442-446. 被引量:1
-
4王聪聪.清代集体抗租与法律调控[J].兰州学刊,2012(6):189-192. 被引量:1
-
5王聪聪.从剥削到契约——近三十年清代租佃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反思[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5):16-21. 被引量:2
-
6王聪聪.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平:乾隆朝农业灾害减租政策与习惯的冲突及其影响[J].农业考古,2014,0(6):121-127.
-
7周春英.传统国家治理逻辑下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关系[J].财政监督,2016(22):17-24. 被引量:1
-
8李渊,李铁宁.试论税收征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J].税务研究,2017(8):113-115. 被引量:6
-
9孙超,刘爱玉.地权、阶级与市场——明清“一田二主”土地制度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17,40(5):70-76. 被引量:1
-
10罗清泉.税收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宪法学意义[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4):149-151.
-
1俄国和中国的变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10):58-58.
-
2李毅,陈爽英,陆静.文化因素与东亚模式——“强政府”透析[J].商业文化,1999,0(2):46-49. 被引量:1
-
3刘佛丁.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理论的探索——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读后[J].经济研究,1997,32(5):66-71. 被引量:3
-
4宣晓伟.对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考——“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十八[J].中国发展观察,2016(11):29-32.
-
5李卫民.经济转型后的哈萨克斯坦矿业[J].世界有色金属,2010(1):32-34.
-
6冯博.你是你选择的地方——关于任小林艺术的地理节点[J].艺术当代,2010(8):18-23.
-
7折然君.依创新之重器 铸科技之辉煌——咸阳高新区增添城市引擎新动力[J].中国高新区,2015,0(7):85-88.
-
8宣晓伟.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编户齐民”与“皇权不下县”——“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十[J].中国发展观察,2016(3):50-52. 被引量:7
-
9郝圣响,王金磊.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J].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X):4-5.
-
10张守军.吕坤对明末社会贫富不均的批判及其“均利”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1):23-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