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黔东南苗语侗语对汉语语音的影响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黔东南史实,运用黔东南汉语方言和苗侗语的语音材料进行声母、韵母、声韵配合关系及声调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对比,以较为系统严密的论证和客观理性的阐释,导出了黔东南苗侗语对当地汉语方言具有深刻影响的结论,拓展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之间语言影响关系的研究视角。
作者
金美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3,共9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黔东南
苗语
侗语
影响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4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蒋希文.
黔东南汉语方言[J]
.方言,1990(3):3-10.
被引量:22
2
汪平.
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J]
.方言,1981,3(2):122-130.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9
1
牛顺心.
河南武陟方言的降升式连读变调及其成因初探[J]
.南开语言学刊,2009(2):47-58.
被引量:3
2
薛才德.
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J]
.思想战线,1992,18(4):64-70.
被引量:10
3
黎河.
贵阳方言单字调之非线性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
被引量:1
4
陈忠敏.
宁波方言“虾猪鸡”类字声调变读及其原因——兼论汉语南方方言表小称义的两种语音形式[J]
.语言研究,1992(2):72-77.
被引量:15
5
五臺.
关于“连读变调”的再认识[J]
.语言研究,1986,6(1):1-6.
被引量:24
6
何瑞泉.
再证汉语西南方言词尾阴平化与普通话轻声对应[J]
.昭通学院学报,1992,29(2):25-31.
被引量:2
7
朱晓农.
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J]
.当代语言学,2004,6(3):193-222.
被引量:112
8
王贵生.
黔东南方言语调的形成及教学[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46-49.
9
李莎.
轻声的宏观历史发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13-118.
被引量:1
10
李蓝.
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2009,31(1):72-87.
被引量:198
同被引文献
141
1
崔荣昌.
四川方言的形成[J]
.方言,1985,7(1):6-14.
被引量:68
2
张济民.
苗语方位词的归类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89-94.
被引量:1
3
陈远鸿.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向[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1):99-105.
被引量:10
4
史继忠,龙基成.
少数民族文字比较探源[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2):110-117.
被引量:6
5
曹广衢.
布依语指示代词的弱化用法和语法功能上的特点[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2):132-142.
被引量:5
6
黄雪贞.
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4):262-272.
被引量:141
7
刘光亚.
贵州省汉语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6,8(3):198-203.
被引量:42
8
葛坚,吴硕贤.
中国古代剧场演变及音质设计成就[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1):137-142.
被引量:7
9
蒋希文.
黔东南汉语方言[J]
.方言,1990(3):3-10.
被引量:22
10
俞敏.
汉藏同源词谱稿(续)[J]
.民族语文,1989(2):49-6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王贵生.
黔东南方言语调的形成及教学[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46-49.
2
肖亚丽,关玲.
少数民族语言对黔东南汉语方言语序的影响[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5):174-179.
被引量:4
3
文静.
贵州苗族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及语音辨正[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1):1-8.
被引量:3
4
毛毳.
从榕江汉语方言词汇看苗侗语言对汉语的影响[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88-91.
5
肖亚丽.
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5):94-98.
被引量:2
6
毛琳箐.
传统地域声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研究——以贵州东部苗、侗族传统声景为例[J]
.新建筑,2014(5):12-17.
被引量:4
7
王贵生.
语言接触多元性与丹寨汉语方言入声成因研究[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7-28.
8
沈敏,姜礼立.
湘与黔桂边汉语方言语序研究:视角、内容、反思[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2):117-124.
9
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171-180.
10
明茂修.
贵州黎平方言的调形格局——兼论去声的性质和阴平的演化趋势[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39(1):88-9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肖亚丽.
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5):94-98.
被引量:2
2
陈娥.
布依语副词语序类型学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146-152.
被引量:4
3
杨俊荣.
浅析黔东南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J]
.北方文学(中),2015,0(8):122-122.
4
刘爱利,刘福承,刘敏,邓志勇.
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16,31(3):114-126.
被引量:27
5
叶有根,陈敦芝.
全域旅游视角下黔东南-桂北旅游带建设路径研究[J]
.中国西部,2018,0(6):80-87.
6
张艳艳.
古音、少数民族语言对渝东南地区方言的影响——以瓦乡话、土家话、苗家话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85-188.
被引量:1
7
沈敏,姜礼立.
湘与黔桂边汉语方言语序研究:视角、内容、反思[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2):117-124.
8
刘江,杨玲.
城市开放空间声景研究综述[J]
.建筑与文化,2019,0(12):156-158.
被引量:6
9
张彩红.
柳州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语音偏误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1(7):127-129.
10
陈潘,郑蓉,赵文玉,黄娇.
四十年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民族研究文献分析与展望[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6):110-122.
1
周阳.
汉译英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探讨[J]
.海外英语,2016(21):148-150.
被引量:1
2
胡晓东.
白午苗话的反复问句[J]
.民族语文,2008(2):61-64.
被引量:9
3
陈永忠.
他,让我坚守文字[J]
.杉乡文学,2014(4):57-58.
4
李芒.
粤方言声韵配合关系[J]
.广西教育,2003,0(14):44-46.
被引量:1
5
王山.
浅谈黔东南地区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
.文学教育,2009(20):137-139.
6
杜春花.
少数民族学生“地方普通话”语音特征分析[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7-120.
7
杨正杰.
浅议黔东南地区高职英语教学中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46-147.
被引量:1
8
关玲.
论黔东南语音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教学[J]
.凯里学院学报,1995,19(1):54-59.
9
王贵生.
黔东南西部方言普通话正音——兼谈黔东南苗语的语音影响[J]
.凯里学院学报,1994,18(3):43-48.
10
杨俊荣.
浅析黔东南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J]
.北方文学(中),2015,0(8):122-122.
贵州民族研究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