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6期47-49,共3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共引文献34
-
1厚瑞瑞.浅谈语篇教学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广东经济,2017,0(7X):224-224.
-
2王晨.汉语语段的衔接手段及其认知策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1):367-369.
-
3汤勤.对外汉语教学之管见[J].语言研究,2002,22(S1):219-221.
-
4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27-33. 被引量:71
-
5孙青.培养儿童语段生成能力的途径[J].文教资料,2006(11):57-58.
-
6杨春.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意识”与“语篇教学意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0):65-68. 被引量:4
-
7王晨.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的评估设计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S1):63-65. 被引量:2
-
8张宝林.语段的语义中心的获取及表现形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52-59. 被引量:11
-
9史有为.汉语语篇连贯性问题概析[J].修辞学习,2004(5):1-10. 被引量:7
-
10李江.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课文教学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9-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04
-
1刘颂浩.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研究四十年[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63-75. 被引量:6
-
2刘俊玲.留学生作文中的篇章偏误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36-38. 被引量:16
-
3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27-33. 被引量:71
-
4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4):56-60. 被引量:19
-
5杨春.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意识”与“语篇教学意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0):65-68. 被引量:4
-
6涛亚.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的重点——衔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3):66-73. 被引量:6
-
7曹秀玲.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0,14(4):77-83. 被引量:31
-
8杨翼.从排序看汉语学习者的局部连贯障碍[J].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94-99. 被引量:8
-
9彭小川.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5):132-137. 被引量:38
-
10刘月华.关于叙述体的篇章教学——怎样教学生把句子连成段落[J].世界汉语教学,1998,12(1):72-7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11
-
1王晓辉.对外汉语写作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24-25. 被引量:6
-
2王宇.关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63-68. 被引量:4
-
3辛平.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4):67-71. 被引量:60
-
4张宝林.汉语水平考试中的语段测试[J].汉语学习,2005(4):51-57. 被引量:6
-
5周子衡.关于对外汉语写作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0):68-69. 被引量:4
-
6周子衡.对外汉语写作课的课程理解[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1):148-150. 被引量:4
-
7郭利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2-118. 被引量:4
-
8孙琪.对外汉语汉字课堂教学技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71-72.
-
9周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综述[J].海外华文教育,2017(3):414-423. 被引量:2
-
10王瑜琴.从篇章语言学看中高级汉语写作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4):57-58.
二级引证文献82
-
1刘春明,李春红.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模式转型综论[J].华夏文化论坛,2019(2):267-272.
-
2范文娟.MHK体系下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2):19-19.
-
3杨春.中介语语篇层面的偏误研究概况述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9):61-65. 被引量:2
-
4张卓,付红珊.克拉申输入假说对于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8-9. 被引量:2
-
5顾英华.少数民族学生作文中的汉语偏误分析及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378-380. 被引量:13
-
6高逢亮.高级阶段埃及学生书面语偏误考察[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6):29-33.
-
7王瑛.中高级阶段语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定位[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31-33.
-
8刘壮.重视书面语教学 进行系统化研究[J].汉语学习,2005(4):58-62. 被引量:10
-
9杜欣.留学生写作教学中的控制性训练原则[J].汉语学习,2006(3):70-73. 被引量:7
-
10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3):133-140. 被引量:6
-
1李清华.外国留学生中级阶段的写作课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133-142. 被引量:11
-
2陈宏.留学生高级汉语综合课语段教学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151-153. 被引量:3
-
3王晓华.以语义为核心的汉语口语语段教学[J].语言与翻译,2006(3):71-74. 被引量:3
-
4梁焱.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52-153.
-
5吴坚.浅谈大学英语作文写作技巧[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2):118-119.
-
6常红.英文写作技巧ABC[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77-78.
-
7青雨.ВДОМЕШУМ型存在句剖析[J].许昌学院学报,1987,0(1):118-121.
-
8王晨.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的评估设计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S1):63-65. 被引量:2
-
9董付兰.浅谈对初级班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3):74-78.
-
10白石,王志强.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段语义认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3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