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好不AP”、“好AP”中的AP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好不AP”、“好AP”中的AP*周明强1.1“好不AP”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加重语气的用法,这里的AP表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动词,如“担心、妒忌、佩服、应该、愿意”等。这些表示心理感受的动词、能愿动词跟别的动词不一样,它们能受“很”的修饰,跟形容词...
作者
周明强
机构地区
浙江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1期27-31,共5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
形容词
南味“好”字句
《现代汉语八百词》
《中国语文》
使用限制条件
完成态
积极词
谓语动词
语义特征
语用法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49
1
王旭年,李绚丽.
新疆汉语方言中“好好儿”构式多义性的认知语境理据探究[J]
.语言与翻译,2020(2):33-38.
被引量:2
2
束定芳,张立飞.
后“经典”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J]
.现代外语,2021,44(3):420-429.
被引量:21
3
文静.
“好不+X”语义游移现象探析[J]
.作家,2011(6):185-186.
被引量:1
4
史金生,马庆株.
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论文摘要)[J]
.南开语言学刊,2006(1):153-153.
被引量:6
5
杨琨.
反语的语用功能与会话含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162-164.
被引量:5
6
杨云.
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9(1):71-74.
被引量:16
7
徐盛桓.
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
.中国语文,1999(1):3-11.
被引量:103
8
徐晶凝.
关于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76-80.
被引量:22
9
时卫国.
“有点”与形容词重叠形[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2):30-37.
被引量:14
10
孙鹏.
英语irony与汉语反语的关系[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1):76-7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钱小飞.
基于词汇移植和构式特征的“好不+X”构式识别[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3-143.
2
文静.
“好不+X”语义游移现象探析[J]
.作家,2011(6):185-186.
被引量:1
3
刘瑛.
正反问反问句中谓词的类及其形容词性倾向[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92-94.
被引量:3
4
李宇凤.
程度副词句法语用特点的调查研究——兼论程度副词量性特征与其句法语用特征的对应[J]
.汉语学习,2007(2):36-49.
被引量:13
5
张海涛.
汉语“好不X”格式研究综述[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2):304-305.
被引量:1
6
杨子,王雪明.
“好不AP”的构式新解——兼谈词汇压制下的构式稳定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39-42.
被引量:14
7
杨子,王雪明.
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类型研究[J]
.语言研究,2015,35(1):67-73.
被引量:6
8
程超.
浅析“好/好不+A”中的A[J]
.青年文学家,2011,0(9X):135-135.
9
靳莹.
“好不X”的构式探究[J]
.现代语文,2019(5):61-65.
被引量:1
10
周璇.
“好不+AP”构式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3):96-100.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钱小飞.
基于词汇移植和构式特征的“好不+X”构式识别[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3-143.
2
张佳慧,吴长安.
程度副词"全"及其规约化语义特征[J]
.励耘语言学刊,2020(2):170-181.
3
赵红.
浅析“X不X”式中的X[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9):29-30.
被引量:1
4
吕文蓓.
“AB不AB”格式疑问句再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2):51-53.
被引量:1
5
胡小敏.
汉语动词做主宾语现象的分语体考察[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6):75-81.
6
江鹰,张小翠.
“基本”与“基本上”辨微[J]
.汉语学报,2012(1):79-89.
被引量:6
7
沈丹铧,祁杰.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复形式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4):12-15.
被引量:1
8
刘瑛.
肯定还是否定?——正反问反问句形成的语用因素探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8):81-83.
9
杨子,王雪明.
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类型研究[J]
.语言研究,2015,35(1):67-73.
被引量:6
10
林璐.
“KEEP+V-ING”构式在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研究[J]
.外语学刊,2015(2):49-55.
被引量:12
1
高艳丽.
英语被动结构的使用限制条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66-67.
2
王晓岚.
“好不AP”构式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11):45-46.
3
超级成语SHOW[J]
.海外英语,2007(9):12-13.
4
唐婧,杨洋.
汉语“好不AP”的认知构式语法阐释与翻译[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3):66-71.
被引量:3
5
杨子,王雪明.
“好不AP”的构式新解——兼谈词汇压制下的构式稳定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39-42.
被引量:14
6
达威.
《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周明强著)[J]
.修辞学习,2005(6):64-64.
7
陈中繩.
“形容词+of+名词”词组与动宾结构的比较[J]
.外国语文,1983,8(3):63-65.
8
潘海燕.
繁昌方言里的动词重叠带补语现象[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121-122.
被引量:6
9
亦舒.
说话的学问[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9(9):25-25.
10
吴言.
如何说话[J]
.政工师指南,2013(5):48-48.
汉语学习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