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史迈士呈送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工作报告致贝克函一组(1937年12月~1938年5月)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史迈士致贝克函 (1938年5月28日) 尊敬的贝克博士: 你向汤姆生大夫询问我会工作情况。下面我们对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机构名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 2.办公地点:目前在南京宁海路5号,自6月1号日起,改在天津路3号。 3.受照顾难民人数: 12月份战争一爆发。
作者
文俊雄
机构地区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24,共5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关键词
工作报告
救济工作
1938年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汤姆生
贝克
费用开支
收容所
难民
医疗服务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0
1
曹必宏.
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史料一组[J]
.民国档案,1997(4):7-23.
被引量:9
2
罗义俊.
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2):70-74.
被引量:9
3
张连红.
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J]
.民国档案,2004(3):127-134.
被引量:18
4
王鹤亭.
20世纪30年代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及防治初探[J]
.中华医史杂志,2004,34(3):138-142.
被引量:12
5
徐勇.
侵华日军驻北平及华北各地细菌部队研究概论[J]
.抗日战争研究,2002(1):92-113.
被引量:12
6
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第257-258页.
7
陈如芳.
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宁的慈善机构[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95-99.
被引量:1
8
《贝茨的证词与回答质证》,张宪文主编,杨夏鸣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7册《东京审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9
《金陵大学60周年校庆纪念册》,1948:3.
10
《首任院长福开森》,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引证文献
4
1
蔡勤禹,尹宝平.
南京沦陷初期的慈善救助[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36-39.
被引量:3
2
赵飞飞,殷昭鲁.
国民政府授勋的金陵大学外籍教师[J]
.档案与建设,2015(10):36-39.
3
王萌.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沦陷区内的卫生工作——以同仁会为对象的考察[J]
.近代史研究,2016(5):108-124.
被引量:10
4
刘燕军.
南京大屠杀与国际救援——上海“南京国际救济会”钩沉[J]
.民国档案,2017(3):88-9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石嘉,冯平平.
日本同仁会在华医疗活动述论(1902—1945)[J]
.历史教学问题,2022(2):35-43.
被引量:1
2
谭小伟.
再识“卫生”:基于中国卫生史研究的思考[J]
.医疗社会史研究,2020(2):149-165.
被引量:1
3
蔡勤禹,李静,尹宝平.
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六大影响[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6(3):41-47.
被引量:2
4
阎永哲,唐果.
基于大数据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框架构建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44-51.
被引量:3
5
赵晓阳.
回顾与省思:2016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J]
.河北学刊,2017,37(5):45-49.
6
王萌.
日本对沦陷后南京的医事卫生调查[J]
.民国研究,2018(1):93-103.
7
王格格.
全面侵华初期日本在华北沦陷区的医疗“宣抚”考论[J]
.民国档案,2021(2):111-118.
被引量:4
8
王萌.
日本在华北沦陷区的宣抚班及其“宣抚”工作[J]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1(3):45-61.
被引量:4
9
张国松.
守望相助:中方人士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人道主义救援角色与作用[J]
.档案与建设,2022,5(2):85-88.
被引量:2
10
彭程,骆梓奇.
侵华日军后方战场作战部队的卫生工作——以第15师团为例[J]
.军事历史,2023(3):92-98.
1
袁志秀.
南京大屠杀之后的难民安置与救济工作——以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工作为例[J]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4):21-28.
被引量:1
2
张怀亮.
难忘的友人──记日军屠刀下的南京难民守护者费吴生博士[J]
.海内与海外,2001(6):21-22.
3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第三年度报告书(1945年4月30日)[J]
.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4):43-47.
4
曹必宏.
外国人目睹之南京大屠杀[J]
.钟山风雨,2001,0(1):39-43.
5
曹必宏.
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史料一组[J]
.民国档案,1997(4):7-23.
被引量:9
6
孙宅巍.
南京大屠杀60年祭——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响的思考[J]
.南京社会科学,1997(10):42-50.
7
张连红.
人道主义与民族主义:南京保卫战中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30(6):85-90.
被引量:3
8
夏明方.
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对华赈济事业[J]
.清史研究,1997(2):83-92.
被引量:32
9
李文才.
1938年苏北惨灾与“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慈善赈济活动——以扬州新发现之成静生赈灾新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2015(10):66-74.
10
张群.
中国人心中的女“辛德勒”[J]
.华人时刊,2000,0(Z3):5-9.
民国档案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