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北人口》
1998年第4期3-6,共4页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同被引文献68
-
1米红,周仲高,邱婷婷.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重构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省的案例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S1):128-134. 被引量:12
-
2李若建.不同职业背景老年人生活及养老模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1999,23(2):61-64. 被引量:31
-
3刘庚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J].人口研究,1999,23(3):41-42. 被引量:37
-
4姚远.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J].南方人口,1999,14(2):34-38. 被引量:9
-
5彭希哲,梁鸿.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 被引量:10
-
6陆杰华,张风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2):31-33. 被引量:1
-
7姚远.养老:一种特定的传统文化[J].人口研究,1996,20(6):30-35. 被引量:25
-
8张建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5):12-15. 被引量:2
-
9岩复.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4):94-99. 被引量:4
-
10汤华.家庭养老,还能走多远[J].山西老年,2002,0(9):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聂焱,冉雅倩.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社会福利,2023(4):33-45.
-
2宋国庆,李明娅,鲍宇晴,唐焱.“以地养老”对创新农村养老模式的经验分析与政策启示——以山东省吕艺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8):158-161. 被引量:1
-
3汪璐蒙,李红艳.“代际团结”:孝文化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机理分析——基于河南省S市Y村“以孝治家”项目的调查[J].中国农村研究,2021(2):197-211. 被引量:1
-
4孙运宏.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11(3):69-70. 被引量:4
-
5夏梦婷,耿相魁.当前农村养老模式的主要问题及提升策略——以建德市大同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9):221-223.
-
6胡侦,封顺义,肖萍,李辉婕.当前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有效性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4):1-8. 被引量:2
-
7于书伟.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求实,2018(4):98-108. 被引量:31
-
8李俏,许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理路与实现方式[J].西北人口,2017,38(5):51-57. 被引量:18
-
9卫微微.大数据时代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1):82-83. 被引量:2
-
10贾亚娟.事实养老、养老成本对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来自陕西省农村915位老人的证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1):152-156. 被引量:19
-
1刘跃平.以人为本与人才强国[J].前线,2004(5):38-39.
-
2樊海林,顾潇菲,黄妍睿.论社区发展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意义[J].南方人口,1998,13(4):54-59.
-
3黄文芳.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社会科学家,1999,14(5):54-56.
-
4杨阳.农村家庭养老变迁研究——以女儿参与养老为切入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24(2):75-78. 被引量:3
-
5战捷.人口变数左右生活质量[J].瞭望,1999(Z1):19-19.
-
6人事动态·领导新语[J].当代贵州,2011(16):9-9.
-
7张荣金.当前马鞍山市社会热点问题民意调查[J].江东论坛,2010(2):35-37.
-
8建新,高霞.人的本质在市场经济中的显现与完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53-55.
-
9申利侠,郎秀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西北人口,1997,18(4):27-29.
-
10鲍静.浅谈现代管理中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理念[J].人力资源管理,2016(8):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