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瓷器的创制与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问题,过去的瓷器研究者认为始于东汉,或说起源于魏晋。解放后,随着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许多瓷器。这些新获得的瓷器标本,把我国瓷器的创制历史上溯到商代前期。商代瓷器的发现,为探讨我国瓷器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
安金槐
出处
《考古》
1978年第3期189-194,共6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青瓷器
原始
陶器
起源问题
烧制
遗址
手工业
出土
烧成温度
素烧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50
同被引文献
50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1
1
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J],1978(01).
2
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J],1976(01).
3
李科友,彭适凡.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J],1975(07).
4
曾凡.
福建闽清永泰新石器遗址调查[J]
.考古,1965(2):91-93.
被引量:8
5
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J],1962(02).
6
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J],1960(Z1).
7
Провинциа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охране культурных памятников Чжэцзяна.
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0(2):73-91.
被引量:182
8
Провинца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охране культурных памятников Чжэцзяна.
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0(2):93-106.
被引量:49
9
杨子范.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勘查纪要[J]
.文物,1959(11):8-11.
被引量:15
10
尹焕章.
关于东南地区几何印纹陶时代的初步探测[J]
.考古学报,1958(1):75-8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50
1
付琳.
从虎林山墓地出土陶尊看苦寨坑窑址的年代[J]
.三代考古,2018,0(1):56-63.
2
申亚凡,赵永生,方辉,陈雪香.
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居民的牙齿疾病[J]
.人类学学报,2021,40(4):628-643.
被引量:1
3
王航,杨艳飞.
麻的社会生命:盘州羊场乡布依族物与人共生关系探究[J]
.民族艺林,2021(2):52-63.
被引量:1
4
沈长云.
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学、考古学与人类学考察[J]
.历史研究,2021(1):43-52.
被引量:6
5
牛世山.
北方地区出土商代前期硬陶和原始瓷的类型和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22(6):88-105.
被引量:1
6
刘文强.
史前回纹刍议[J]
.东方博物,2019(3):72-75.
被引量:2
7
赵今.
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的文化动态[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145-156.
8
陈海东.
中国最早的图书形式及其产生年代考[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19(3):12-16.
9
曹增友.
上古时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科技关联[J]
.海交史研究,2002(2):14-20.
被引量:1
10
赵晔.
初论良渚文化木质遗存[J]
.南方文物,2012(4):74-83.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502
1
牛世山.
北方地区出土商代前期硬陶和原始瓷的类型和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22(6):88-105.
被引量:1
2
姚德权,曹海毅.
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态势与政府规制创新[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106-111.
被引量:11
3
华措.
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
.福建艺术,2008(1):59-60.
被引量:6
4
孙晓燕.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126-128.
被引量:14
5
杨敏.
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75-77.
被引量:57
6
沈健.
关于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探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53-54.
被引量:5
7
陈霞.
关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时代文学,2009(12):190-190.
被引量:6
8
刘杨.
现代动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J]
.美术大观,2006(6).
被引量:7
9
王雁.
彝族民间舞蹈在文化转型期的生存与发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9):37-39.
被引量:3
10
王敬.
由“京剧进课堂”所想到的[J]
.中国校外教育,2008(7):61-6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安金槐.
河南原始瓷器的发现与研究[J]
.中原文物,1989(3):1-8.
被引量:10
2
翟超.
试论中国瓷器起源[J]
.黑龙江史志,2014(1).
被引量:1
3
缪韵.
洛阳西周原始青瓷概述[J]
.四川文物,2010(3):35-45.
被引量:1
4
李其江,张茂林,吴军明,吴隽.
商周原始瓷器科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陶瓷,2012,48(1):13-17.
被引量:9
5
中国:2012[J]
.才智(才情斋版),2013(2):35-35.
6
王星.
近代以来我国古陶瓷研究历程述略[J]
.陶瓷,2014(2):20-25.
被引量:3
7
李宝宗,原瑕.
我国原始瓷起源问题再议[J]
.中原文物,2015(4):68-71.
8
李清临.
商周时期原始瓷的产地问题再思考[J]
.华夏考古,2015(4):125-134.
被引量:2
9
金志斌.
北方出土原始瓷产地研究综述[J]
.北京文博文丛,2019,0(2):20-26.
10
牛世山.
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附论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原始瓷的来源[J]
.考古,2016(8):86-96.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程文博,贾洪波.
从中原原始瓷器的兴衰看百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1):108-118.
2
常怀颖.
晚商殷墟小型墓随葬陶鬲的若干问题[J]
.三代考古,2021(1):301-321.
被引量:1
3
王祁.
记《考古图》著录的亚止尊[J]
.南方文物,2022(6):130-136.
4
牛世山.
北方地区出土商代前期硬陶和原始瓷的类型和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22(6):88-105.
被引量:1
5
张增午.
略论豫北出土的青瓷[J]
.中原文物,1993(3):88-92.
6
缪韵.
洛阳西周原始青瓷概述[J]
.四川文物,2010(3):35-45.
被引量:1
7
汤毓赟.
从北方原始瓷出土情况看南北方文化交流[J]
.中原文物,2012(1):12-25.
被引量:8
8
李其江,吴军明,张茂林,吴隽.
《陶冶图说》制瓷技术理论化的特点及价值[J]
.陶瓷学报,2012,33(1):104-107.
被引量:9
9
李其江,张茂林,吴军明,吴隽,郑乃章.
明清以来景德镇陶瓷施釉工艺的演变研究[J]
.陶瓷学报,2012,33(3):401-404.
被引量:2
10
李其江,吴军明,张茂林,吴隽,郑乃章.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轮制成型技艺的演变成因探析[J]
.中国陶瓷,2012,48(10):81-84.
被引量:1
1
常叙政,李少南.
山东省博兴县出土一批北朝造像[J]
.文物,1983(7):38-44.
被引量:26
2
杨育彬.
郑州商代遗址[J]
.中原文物,1977(1):47-49.
3
余谷.
二里岗文化的发现和研究[J]
.中原文物,1989(1):63-70.
被引量:1
4
唐兰.
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谈起[J]
.文物,1973(7):5-14.
被引量:49
5
李学勤.
青铜器入门之五[J]
.紫禁城,2009(5):70-71.
6
黎金.
广州的两汉墓葬[J]
.文物,1961(2):47-53.
被引量:15
7
穆海亭.
商周的“烛” 秦汉的“镫”[J]
.文博,2007(1):14-17.
8
刘绪.
忆朝远先生[J]
.上海文博论丛,2009(2):19-20.
9
付兵兵.
《贵州田野考古报告集(1993-2013)》简介[J]
.考古,2015(3):98-98.
10
赵青云.
唐三彩器物的欣赏与辨伪[J]
.收藏家,1994,0(2):30-33.
考古
197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