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望道书简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启明(一)先生:尊译《少年的悲哀》(二),已经收到、并已付印了.独秀先生明天动身往广东去(三),这里收稿的事,暂由我课余兼任.前两期校对颇欠精审,损了价值不少,此后三校我想自己亲校,或许可以稍为好一点.敬祝晨安.
作者
陈望道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9-21,共3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陈望道
新青年
书简
三校
校对
广东
少年
重要资料
汉译本
精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1
齐卫平.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论纲[J]
.红色文化学刊,2020(4):40-46.
被引量:5
2
宁树藩,丁凎林.
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纪录[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3):1-4.
被引量:50
3
朱文华.
试论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1(3):50-56.
被引量:6
4
金普森.
陈望道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浙江学刊,1991(4):12-19.
被引量:4
5
邬鸣飞.
关于《中国学生导报》[J]
.新闻大学,1982(4):81-82.
被引量:2
6
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7
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444.
8
浙江第一师范校友会十日刊,1919,(6).
9
陈望道.语文论集[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0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浙江一师风潮[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引证文献
5
1
谈思嘉.
从陈望道早期革命实践理解伟大建党精神[J]
.红色文化学刊,2021(3):35-42.
被引量:2
2
朱文华.
关于胡适生平思想的几个问题[J]
.安徽史学,1990(1):56-63.
3
白鹤.
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13-15.
被引量:2
4
林建刚.
鲁迅笔下“胡适形象”之由来[J]
.鲁迅研究月刊,2015(6):14-17.
5
周晔.
宣传阵地+组织构建:陈望道等参与“办报建党”的双重逻辑[J]
.新闻爱好者,2023(5):48-5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韩晶,黄程程.
2021年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J]
.中共创建史研究,2023(1):99-108.
2
陈红娟.
新世纪以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翻译传播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5(2):95-104.
被引量:14
3
贾奎.
陈望道对建党工作的历史贡献考略[J]
.党史博采(下),2016(6):19-20.
4
梁晓宇.
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2,45(2):25-31.
1
言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书即将出版[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4):132-132.
2
成林.
三校编写《辩证逻辑概论》首次会议在我校召开[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0(4):8-8.
3
徐章煌同志在湖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1):2-3.
4
新政.
西北师院、青海师院、新疆大学三校合编的《当代国际共运史》教材初稿讨论会在乌鲁木齐举行[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5(4):69-69.
5
王册.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对象和体系的种种观点[J]
.天府新论,1986(4):37-42.
6
王明东.
浅谈党的机关公文校核要点[J]
.办公室业务,2007(6):25-26.
7
王明东.
浅谈公文校核的几个要点[J]
.秘书工作,2007(12):34-35.
8
施芸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杜克大学三校发展论坛在京召开[J]
.社会学研究,2006(1):241-241.
9
杨立德.
从校训看西南联大的个性[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4):25-31.
10
纪实.
周策纵教授来我校讲学[J]
.求是学刊,1981,8(3):114-11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