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旭生先生在历史学上的贡献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76年1月4日,徐旭生先生与世长辞了,终年88岁。旭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考古学家。他的逝世,是我国历史学界的一大损失。先生,原名炳昶,后来以字行,生于1888年,河南省唐河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学哲学。
作者
黄石林
出处
《考古》
198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传说时代
古史传说
河南省
中国古史
史料
历史学界
巴黎大学
神话
夏文化
学术研究工作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0
1
刘大年.
《历史研究》的创刊与“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J]
.历史研究,1986(4):3-6.
被引量:8
2
严文明.
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文物,1999(10):27-34.
被引量:45
3
任式楠.
中国史前城址考察[J]
.考古,1998(1):1-16.
被引量:56
4
姚义斌.
洪水传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J]
.史学月刊,1997(4):11-14.
被引量:3
5
郎树德.
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6(2):1-12.
被引量:65
6
缪雅娟.
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2):4-11.
被引量:1
7
韦正,马彬.
中国上古时期国家道路的几个特点[J]
.东南文化,1998(2):97-107.
被引量:3
8
徐旭生.
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
.考古,1959(11):592-600.
被引量:162
9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94
10
苏秉琦.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
.考古学报,1965(1):51-82.
被引量:162
引证文献
3
1
陈闯.
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派对旧史学界的接收与整改——以史学研究机构及团体为中心的考察[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4):132-136.
被引量:1
2
李旻.
信而有征: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徐旭生[J]
.考古,2019(6):105-120.
被引量:11
3
缪雅娟.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J]
.中原文物,2004(1):22-2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陈胜前.
“古国”“酋邦”之争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J]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61-180.
被引量:3
2
刘兰兮.
2004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05-112.
3
刘峰贵,侯光良,张镱锂,张忠孝,许长军,周强,张海峰.
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2005,60(5):733-741.
被引量:33
4
杨博.
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概要[J]
.高校社科动态,2007(5):5-15.
被引量:1
5
侯光良,刘峰贵,萧凌波,曾早早.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J]
.地理学报,2008,63(1):34-40.
被引量:14
6
徐昭峰.
夏国家兴起于中原地区的地理因素探析1[J]
.古代文明,2010,4(3):68-73.
被引量:1
7
徐昭峰.
试论社会有序性的需求是夏国家建立的根本原因[J]
.四川文物,2010(4):39-44.
被引量:1
8
袁艳玲.
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器使用礼制研究[J]
.江汉考古,2013(3):105-112.
被引量:9
9
常怀颖.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国家起源研究述评[J]
.四川文物,2016(1):46-60.
被引量:6
10
杨向昆.
抗战时期兵工企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6):128-132.
被引量:1
1
王晖.
鲧与禹:治水之法的千年公案[J]
.国学(吉林),2013(9):14-15.
2
杨松涛,任杰玉.
大禹治理黄河的范围及路线考证[J]
.兰台世界(上旬),2010(3):72-73.
3
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试掘简报[J]
.考古,1961(2):82-85.
被引量:27
4
金林祥.
一部融全面性、客观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年谱佳作——《张伯苓年谱长编》评介[J]
.教育研究,2011,32(A04):111-111.
被引量:1
5
李维明.
二里头遗址考古五十载掠影[J]
.文史知识,2009(12):10-16.
被引量:1
6
洪石.
俯瞰千古 上下求索——记西部著名民俗文化学者赵宗福[J]
.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42-42.
7
南晨.
民国八大美男[J]
.文史博览,2009(8):34-34.
8
期待优秀的书评[J]
.文学遗产,2001(1):4-5.
9
樊锦诗.
纪念《敦煌研究》出版100期[J]
.敦煌研究,2006(6):1-4.
被引量:2
10
陈贵敏.
1927年中瑞考察团从包头到百灵庙的科考之行[J]
.档案与社会,2004(6):49-50.
被引量:1
考古
198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