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商丘地处豫东平原,傍临黄河故道,北、东、南三面分别与山东、安徽接壤。史籍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汤始居亳"。有人认为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的国家——商王朝即发韧于此。因为历史上商丘一带屡遭河害,黄水多次浸漫,不少地方堆积着很厚的淤沙,长期以来。
作者
赵芝荃
王子超
缪雅娟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
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出处
《考古》
1981年第5期385-397,481,共14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龙山文化
商丘地区
灰陶
古文化遗址
口径
泥质
黄河故道
文化遗物
陶器
考古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4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544
1
钱耀鹏,穆琼洁.
中原地区史前陶窑发展演变研究[J]
.考古学报,2021(1):1-24.
被引量:6
2
张锴生.
中国最早的稻作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J]
.中原文物,2000(2):16-21.
被引量:7
3
孙广清.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
.中原文物,2000(2):22-28.
被引量:30
4
王恩田.
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J]
.中原文物,2000(4):10-14.
被引量:23
5
徐基.
关于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存年代的思考[J]
.中原文物,2000(3):33-42.
被引量:6
6
罗运兵,曲毅,陈斌,陶洋,杨胜.
湖北大冶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J]
.江汉考古,2010(4):18-62.
被引量:25
7
孙秀丽.
考古的“黄埔四期”——记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J]
.中国文化遗产,2005(3):74-84.
被引量:6
8
王玉哲.
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J]
.历史研究,1984(1):61-77.
被引量:29
9
王学荣,杜金鹏,岳洪彬.
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J]
.考古,1999(2):1-11.
被引量:52
10
魏兴涛.
试论下七垣文化鹿台岗类型[J]
.考古,1999(5):65-7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8
1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2
郑清森.
试论蒙城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文化遗存[J]
.江汉考古,2002(1):50-57.
3
张翠莲.
试论豫东东部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存[J]
.考古与文物,2001(2):36-47.
被引量:8
4
宋豫秦.
南亳地理之我见[J]
.中原文物,2001(6):45-47.
被引量:4
5
程平山.
二里岗文化渊源刍议[J]
.华夏考古,2001(4):88-93.
被引量:2
6
靳松安,朱光华,张家强.
豫东商丘地区考古调查简报[J]
.华夏考古,2005(2):13-27.
被引量:12
7
陈旭,张家强,朱光华.
豫东商丘考古调查与南亳问题[J]
.华夏考古,2005(2):72-78.
被引量:3
8
王星光.
试论中国牛车、马车的本土起源[J]
.中原文物,2005(4):28-34.
被引量:10
9
吴倩.
先商文化与商丘[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1):80-81.
10
高江涛,庞小霞.
岳石文化时期海岱文化区人文地理格局演变探析[J]
.考古,2009(11):48-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朱彦民.
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183-210.
被引量:1
2
李旻.
有此冀方:三代空间传统中的晋南与冀州[J]
.三代考古,2023(1):127-147.
3
徐峰.
一水分南北:从考古与文献材料谈淮河的早期“边界”性[J]
.南方文物,2023(1):145-151.
4
甘恢元.
江淮东部史前文化格局与相关问题探讨[J]
.南方文物,2023(1):119-131.
被引量:1
5
郭荣臻.
岳石文化卜骨刍议[J]
.长江文明,2020(4):1-8.
被引量:1
6
赵俊杰.
豫东西部地区夏商时期遗址调查初步报告[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224-225.
被引量:2
7
陈淳,龚辛.
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82-91.
被引量:30
8
陈旭,张家强,朱光华.
豫东商丘考古调查与南亳问题[J]
.华夏考古,2005(2):72-78.
被引量:3
9
李锋.
商汤南亳问题的再认识[J]
.中原文物,2006(4):29-34.
被引量:1
10
吴倩.
先商文化与商丘[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1):80-81.
1
祝治平,柴存才.
柴氏探源[J]
.寻根,2006(2):114-116.
2
楊華.
楚人“夜禱”補説[J]
.简帛,2015(1):79-84.
被引量:1
3
王与刚,周到.
河南永城固上村汉画像石墓[J]
.中原文物,1980(1):37-41.
被引量:7
4
丁孟轩.
林则徐在豫东对黄河的治理[J]
.史学月刊,1980(3):48-51.
被引量:1
5
毛主席在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的日子里——汪东兴的回忆[J]
.党的建设,1994(3):28-30.
6
侯夷.
漫说开封[J]
.党的生活(河南),2008(7):36-36.
7
李雪峰.
概述开封书法的历史变迁[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11):45-45.
8
刘斌.
往事悠悠忆习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生95周年[J]
.延河,2008(3):50-54.
9
开封[J]
.魅力中国,2008(21):11-11.
10
麦英豪.
广州东山马黄水岡宋墓清理简报[J]
.考古,1957(2):16-19.
考古
198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