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
被引量:
5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73年春,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洞村南孤山西山坡笔架山顶先后发现了两个窖藏铜器坑。一号窖藏坑是该村贫农社员于3月6日首先发现的,内出土殷代青铜器六件,因当时地尚封冻,我们只进行了初步清理。
机构地区
喀左县文化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北洞文物发掘小组
出处
《考古》
1974年第6期364-372,409+414-415,共12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青铜器
喀左县
辽宁地区
窖藏
铜器铭文
出土
西周初年
辽宁省
大凌河
殷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2
同被引文献
696
引证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37
参考文献
5
1
唐兰.
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谈起[J]
.文物,1973(7):5-14.
被引量:49
2
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发現殷代青銅器[J]
.考古,1973(4):225-226.
被引量:22
3
齐文涛.
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
.文物,1972(5):3-18.
被引量:108
4
徐中舒.
四川彭县濛阳镇出土的殷代二觯[J]
.文物,1962(6):15-18.
被引量:36
5
李廷俭.
热河凌源县海岛營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J]
.文物,1955(8):16-2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12
1
韩鼎.
饕餮纹渊源研究[J]
.形象史学,2022(4):3-51.
被引量:5
2
宣柳,刘逸鑫,徐熠,王一凡.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百年来“殷遗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三代考古,2023(1):399-434.
3
徐熠.
商周胄族考论[J]
.三代考古,2023(1):283-318.
4
徐良高.
考古所见西周王朝西南地区的人群与文化[J]
.三代考古,2023(1):194-206.
5
曹斌.
胶东铜器与西周纪莱[J]
.考古,2021(1):88-89.
被引量:2
6
柴克東.
“武乙射天”與晚商政局之考辨——以“屯南”卜辭爲中心[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3(1):26-52.
7
李春桃.
公子土斧壺銘文探研[J]
.简帛,2020(1):7-12.
被引量:1
8
徐丽莉,丁忠明,苏荣誉.
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结构、工艺和风格[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1):653-661.
9
肖佳忆.
古蜀大石文化遗迹的多重文化探究——以弥牟列石遗址为例[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2):103-118.
10
张念征.
试析晚商时期商人对东土的经略[J]
.东方考古,2023(1):238-250.
同被引文献
696
1
许子潇.
近70年西周甲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1):5-13.
被引量:3
2
谢乃和.
夏商周三代社会形态为封建社会说[J]
.史学理论研究,2021(2):24-31.
被引量:9
3
苗威.
关于孤竹的探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76-80.
被引量:10
4
吴镇烽.
近年新出现的铜器铭文[J]
.文博,2008(2):6-9.
被引量:16
5
姜仕勋,周兴启,马凤磊,赵国栋,刘志博,郭勇,魏仁杰,李刚,黄云波,黄文博.
砚台山遗址(B2区)发掘简报[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2):13-23.
被引量:7
6
王立新,齐晓光.
龙头山遗址的几个问题[J]
.北方文物,2002(1):15-23.
被引量:19
7
朱永刚,张哈斯,温景山.
科左中旗白菜营子遗址复查与遗存试析[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1-8.
被引量:11
8
张昌平.
吉金类系——海外博物馆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兽面纹大鼎(上)[J]
.南方文物,2011(4):144-148.
被引量:3
9
陈立柱.
夏文化北播及其与匈奴关系的初步考察[J]
.历史研究,1997(4):17-34.
被引量:12
10
干志耿,李殿福,陈连开.
商先起源于幽燕说[J]
.历史研究,1985(5):21-34.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56
1
曹斌.
胶东铜器与西周纪莱[J]
.考古,2021(1):88-89.
被引量:2
2
孙卓.
西方艺术史研究视角下的盘龙城青铜器——读《盘龙城:一座位于湖北的商代城市》[J]
.南方文物,2012(2):6-11.
3
安志敏.
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J]
.考古学报,1981(3):269-285.
被引量:51
4
张长寿.
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J]
.考古学报,1979(3):271-300.
被引量:46
5
陈昌远.
周公东征的原因及其意义[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3(1):50-54.
被引量:4
6
魏凡.
就出土青铜器探索辽宁商文化问题[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1(5):53-58.
被引量:4
7
卜工.
燕山地区夏商时期的陶鬲谱系[J]
.北方文物,1989(2):30-38.
被引量:12
8
禇晓波,张童心.
论西周外缘区域——建立在考古材料基础上的分析[J]
.东南文化,2015(3):58-67.
被引量:2
9
张碧波.
论周初的肃慎族与周人对东北的经略[J]
.学习与探索,2001(1):128-133.
被引量:3
10
董万崙.
华夷、华夏、汉人在东方[J]
.北方文物,2001(4):54-6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37
1
何丽.
楚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启示[J]
.艺术博物馆,2022(5):81-87.
2
王伯强.
周礼体系下青铜壶的殷礼内涵[J]
.西部考古,2022(2):129-143.
3
宣柳,刘逸鑫,徐熠,王一凡.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百年来“殷遗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三代考古,2023(1):399-434.
4
常怀颖.
中原腹地以北地区的“过渡期”遗存蠡探[J]
.三代考古,2018,0(1):437-469.
5
葛韵.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研究综述[J]
.三代考古,2018,0(1):419-433.
6
于力凡.
再论北京拣选一组商代青铜器[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1):137-144.
7
周要港.
中原地区早商时期城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J]
.文物建筑,2020(1):167-173.
8
王晖,姜春萌.
周原出土昔鸡铜器与昔氏分封诸问题考证[J]
.宁夏社会科学,2021(1):189-196.
被引量:1
9
葛韵.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的起源与初步扩散过程管窥[J]
.南方文物,2019(5):91-99.
被引量:1
10
王一仲.
金文所见成王、周公东征史地考[J]
.军事历史研究,2024,38(2):28-39.
1
李宝贞.
塞外明珠 名醋飘香[J]
.中国检验检疫,2005(6):54-54.
2
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J]
.文物,1977(12):23-27.
被引量:38
3
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发現殷代青銅器[J]
.考古,1973(4):225-226.
被引量:22
4
尹俊敏.
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铭文铜器[J]
.考古与文物,1996(6):75-79.
被引量:3
5
朱活.
商币篇——兼谈建国以来出土的商代货币[J]
.四川文物,1985(1):5-11.
被引量:4
6
郭大顺,张克举.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4(11):1-11.
被引量:284
7
岳飏.
商周的酒[J]
.中华遗产,2010(2):48-49.
8
韩凯.
休向尊前诉羽觥[J]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4,0(7):55-55.
被引量:1
9
夏麦陵.
殷周青铜器定名中的两个问题[J]
.中国历史文物,2002(5):54-56.
被引量:3
10
梁景津.
广西出土的青铜器[J]
.文物,1978(10):93-96.
被引量:21
考古
197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