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林扶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北长岗子遗址位于第二松花江支流小鱼亮子河南岸,东距新立屯200米。根据地面遗物散布情况,知遗址的面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70米,其范围约和现在地面上的'门'字形土包相当(图一)。在土包西侧的地面上,散布有辽代的瓦片,南距土包约250米的地方,存在大量的辽代砖瓦遗物。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2期141-144,140,共5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遗址
辽代
第二松花江
绳纹
二期文化
印纹
探沟
文化遗物
砂土
汉书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98
1
孙进已,孙海.
鲜卑考古学文化[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59-70.
被引量:4
2
徐晓慧,许继生,辛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土岗青铜时代墓葬清理简报[J]
.北方文物,2002(3):16-20.
被引量:6
3
郑新城.
吉林松原市后土木村发现古代墓葬[J]
.考古,1999(4):92-93.
被引量:8
4
段一平,李莲,徐光辉.
吉林市骚达沟石棺墓整理报告[J]
.考古,1985(10):885-900.
被引量:8
5
王洪峰,张志立.
吉林舒兰黄鱼圈珠山遗址清理简报[J]
.考古,1985(4):336-348.
被引量:17
6
董学增.
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J]
.考古,1985(6):497-507.
被引量:14
7
林沄.
夫余史地再探讨[J]
.北方文物,1999(4):52-64.
被引量:30
8
张博泉.
夫余的地理环境与疆域[J]
.北方文物,1998(2):51-60.
被引量:17
9
张锡瑛.
吉林长蛇山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80(2):123-134.
被引量:18
10
吉林猴石山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0(2):135-14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张伟.
松嫩平原早期铁器的发现与研究[J]
.北方文物,1997(1):13-18.
被引量:3
2
刘红宇.
试论田家坨子遗存有关问题[J]
.北方文物,1990(1):10-13.
被引量:2
3
张伟.
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J]
.北方文物,2005(4):1-23.
被引量:3
4
李延铁,于建华.
从索离沟的考古发现看古索离国的地望[J]
.北方文物,2010(2):38-45.
被引量:3
5
孙颢,许哲.
夫余陶器的特征及其文化因素分析[J]
.北方文物,2011(3):13-21.
被引量:3
6
李路,李德山.
汉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探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80-282.
被引量:1
7
赵宾福.
汉书二期文化研究——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的分析与整合[J]
.边疆考古研究,2009(1):98-1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旭,魏东.
平洋、完工墓地古代居民种系问题再认识[J]
.草原文物,2012(1):79-86.
被引量:2
2
陈建立,韩汝玢,斋藤努,今村峰雄.
从铁器的金属学研究看中国古代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发展[J]
.北方文物,2005(1):17-28.
被引量:10
3
张伟.
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J]
.北方文物,2005(4):1-23.
被引量:3
4
张伟.
嫩江流域夏至东汉时期的五支考古学文化[J]
.北方文物,2010(2):29-37.
被引量:9
5
王禹浪.
乌裕尔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以北安市为中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7):1-22.
被引量:10
6
梁玉多,辛巍.
勿吉的农业及相关问题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2):147-150.
被引量:5
7
孙文政,祁丽.
蒲与路故城的考古学观察[J]
.东北史地,2013(4):31-35.
被引量:3
8
程尼娜.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J]
.求是学刊,2014,41(4):166-172.
被引量:6
9
邓树平.
橐离文化考略[J]
.东北史地,2015,0(5):36-42.
10
倪润安.
呼伦贝尔地区两汉时期考古遗存的分组与演变关系[J]
.边疆考古研究,2010(1):105-125.
1
林秀贞.
评《榆树老河深》[J]
.考古,1990(1):92-93.
2
郑新城.
吉林扶余发现两座明墓[J]
.考古,1991(10):959-960.
被引量:1
3
张英,孙忠国,郑新成.
吉林扶余岱吉屯元墓第二次清理简报[J]
.文物,1996(11):69-79.
被引量:5
4
刘红宇.
试论田家坨子遗存有关问题[J]
.北方文物,1990(1):10-13.
被引量:2
5
王可宾.
达回即达胡末[J]
.史学集刊,1985(1):58-58.
6
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79(2):136-140.
被引量:6
7
林沄.
夫余史地再探讨[J]
.北方文物,1999(4):52-64.
被引量:30
8
李健才.
东北的文明古国——夫余[J]
.文史知识,1994(6):39-46.
9
张小兰.
吉林扶余岱吉屯和石桥欢迎砖场出土“福”字款等瓷器及相关问题研究[J]
.北方文物,2002(2):40-46.
被引量:1
10
柴丽岩.
永远的风景[J]
.吉林水利,1997,0(5):45-45.
考古
197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