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问题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关于控制人口数量的问题,当前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逐渐为人们注意和关心。本文试从经济发展和人口质量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质量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者
温应乾
廖田平
雷强
出处
《人口研究》
1980年第1期19-24,共6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人口质量
社会主义
人口数量
人口发展
控制人口
相互关系
现代化建设
体质健康
劳动力质量
科学文化素养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63
1
朱勇,吴易风.
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21-39.
被引量:99
2
杨成钢.
关于人口素质的几个理论问题[J]
.人口学刊,1986,8(5):8-11.
被引量:3
3
杨坚白,胡伟略.
开发智力 提高人口素质[J]
.江汉论坛,1985(1):6-10.
被引量:1
4
吴忠观.
试论人口质量[J]
.人口与经济,1984(6):3-6.
被引量:1
5
叶连友.
关于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和劳动力质量的问题[J]
.人口学刊,1981,3(3):48-51.
被引量:2
6
熊新新.
也谈提高人口质量[J]
.人口学刊,1981,3(4):41-46.
被引量:1
7
杨德清,刘永佶.
努力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J]
.人口与经济,1980(2):20-24.
被引量:2
8
朱国宏.
人口质量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
.中国人口科学,1991(1):61-62.
被引量:3
9
陈明立.
人口学与质量人口学[J]
.人口学刊,1987,9(2):1-4.
被引量:1
10
罗振国.
试论考核人口质量的指标[J]
.人口学刊,1983,5(2):44-4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闫海琴.
十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关于“人口质量”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1988,10(6):20-24.
2
詹韵秋,王军.
人口质量红利: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
.重庆社会科学,2020,0(2):20-32.
被引量:11
3
黄凡,段成荣.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质量红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被引量:44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林轲亮,黄美基.
澜湄合作背景下跨境劳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探析——以粤桂滇地区为例[J]
.探求,2024(4):45-54.
2
王敏,杨欣,沈雨欣,胡云晖.
开放三孩政策下城市育龄群体生育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
.内江科技,2023,44(9):126-127.
3
闫景林,徐扬.
人力资本红利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1997-2018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
.时代经贸,2020(12):26-27.
被引量:9
4
周映伶.
教育红利研究进展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21(16):105-107.
被引量:1
5
勾晓瑞.
人才“软质量”:人口质量内涵及精神资本形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25-30.
6
黄凡,段成荣.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质量红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被引量:44
7
黄弘毅.
后疫情时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理解与适用[J]
.社会科学动态,2022(6):110-120.
8
王连,周之浩,张维星.
人口红利的经济效应——基于质量和数量的双重研究视角[J]
.统计学报,2022,3(3):28-41.
被引量:8
9
孙文勇,徐雨璇,刘行,罗彦.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治理优化建议[J]
.城市观察,2022(3):77-90.
被引量:3
10
袁维军,袁静,马维兢,王梅梅.
基于“七普”数据的甘肃省人才产业结构与规划应对策略[J]
.规划师,2022,38(5):41-46.
被引量:1
1
万润龙.
杨乐忧思录[J]
.神州,2005,0(4):24-27.
被引量:3
2
傅资云.
历史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几点体会[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12(4):7-12.
3
范冬岩.
对职业培训的重新审视和再认识[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S):107-108.
被引量:3
4
何志文,陈玮君.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4):3-4.
被引量:18
5
舒展.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与公众科学文化素养[J]
.科协论坛,2001,16(2):34-35.
6
何志文,郭春锋.
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思考(之四)——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9):9-10.
被引量:9
7
黄杰.
学会生活 积极养老[J]
.江南论坛,1999(2):37-38.
8
陈洪金.
母亲的漫长往事[J]
.文学与人生,2009(1):23-26.
9
王树恩.
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点与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素养[J]
.齐鲁学刊,1991(2):119-124.
10
贺盛.
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243-244.
被引量:7
人口研究
198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