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殷周的青铜武器
被引量:
3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青铜武器,多出在殷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其功用大概不外勾、刺、劈、杀和射远等数类:戈是勾兵,矛是刺兵,戟是勾刺两用兵,斧钺是劈兵,大刀是杀兵,剑是刺杀两用兵,弓和矢是射远兵。另外,还有甲、胄、盾、侯等防御武器和习射武器。本文下面仅就已发掘出来的武器,分类择要加以简单解说。戈是勾兵的一种,在般周战争中占主要地位。戈的全形如戈的篆文,有铜戈头、木柲。
作者
郭宝钧
出处
《考古》
1961年第2期111-118,共8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出土
防御武器
科学出版社
战国墓
形制
西周末年
中国科学院
发掘报告
功用
墓葬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8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648
1
段渝.
商代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175-181.
被引量:11
2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
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J]
.文博,2007(5):38-43.
被引量:43
3
陈晓华.
戈器 戈国 戈人[J]
.人文杂志,1999(4):106-109.
被引量:12
4
徐学书.
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
.考古,1999(5):75-84.
被引量:29
5
刘云涛,夏兆礼,张开学,王健.
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J]
.考古,1999(7):38-45.
被引量:33
6
梁星彭,李兆祥,张新治.
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9(4):459-486.
被引量:51
7
崔乐泉.
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J]
.考古与文物,1999(2):77-83.
被引量:12
8
俞凉亘.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J]
.文物,1999(3):4-18.
被引量:35
9
梁柱,陈文学,田桂萍.
湖北荆州纪城一、二号楚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99(4):4-17.
被引量:23
10
谷建祥,林留根,王奇志.
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J]
.文物,2000(9):42-5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36
1
罗卫东.
燕国兵器自名“鉘”字考释[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1(2):158-163.
2
韓曈曈.
商代甲骨卜辭中的“四戈”問題補議[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0(1).
3
沈融.
商与西周青铜矛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47-464.
被引量:7
4
童恩正.
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戈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79(4):441-457.
被引量:35
5
刘一曼.
殷墟青铜刀[J]
.考古,1993(2):150-166.
被引量:18
6
沈融.
论早期青铜戈的使用法[J]
.考古,1992(1):69-75.
被引量:11
7
肖梦龙.
吴国青铜兵器研究[J]
.考古学报,1991(2):141-165.
被引量:24
8
肖梦龙.
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J]
.东南文化,1988(5):54-77.
被引量:19
9
高西省.
论周原地区出土的几种异形青铜兵器——兼论新干大墓的年代[J]
.文博,1994(1):28-37.
被引量:7
10
唐晓燕.
试论几项河北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J]
.文物春秋,2002(6):21-25.
二级引证文献
189
1
韩鼎,崔诗嘉.
早期艺术中的“介”字形纹饰研究[J]
.形象史学,2024(1):37-66.
2
周要港,刘逸鑫.
西周墓随葬铜钺研究[J]
.形象史学,2023(4):83-97.
被引量:2
3
傑西卡·羅森,康斯坦丁·丘貢諾夫,葛覺智,宦立旻.
從殷墟葬式再看商文化與歐亞草原的聯繫[J]
.青铜器与金文,2020(1):1-38.
4
朱华东,唐更生.
安徽凤阳花园湖出土商代铜器[J]
.文物,2021(4):65-69.
被引量:1
5
卡炊卡·雷哈特,孙瀚龙,陈星灿.
偃师商城的仪式宴飨与权力获得(四)[J]
.南方文物,2019(6):235-253.
6
毛波.
试论“越式矛”[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257-262.
7
蒋志龙,杨薇,万杨,蒋杰名.
论石榴坝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1):103-122.
8
尚如春,赵欣欣.
江汉淮楚地所见越文化因素及相关问题[J]
.边疆考古研究,2022(2):214-229.
被引量:1
9
向明文.
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铜戈组合制度初探[J]
.边疆考古研究,2022(1):176-194.
10
丁忠明,曲传刚,刘延常,吴来明,穆红梅.
山东新泰出土东周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S1):75-86.
被引量:10
1
杨新平.
安阳市博物馆所藏的一批商代青铜武器[J]
.中原文物,1985(2):99-104.
被引量:3
2
李健民.
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青铜武器及相关问题(摘要)[J]
.鄂尔多斯文化,2008,0(3):18-19.
3
杜乃松.
论巴蜀青铜器[J]
.江汉考古,1985(3):62-65.
被引量:3
4
徐菁.
从新干商墓出土铜钺看钺的历史轨迹[J]
.南方文物,1992(2):55-61.
被引量:2
5
徐海斌.
中山王器铭文补释三则[J]
.文物春秋,2008(5):28-30.
被引量:5
6
吴克贤.
秦皇岛地区明长城防御武器刍议[J]
.文物春秋,2002(3):25-28.
被引量:1
7
罗军.
明长城发现的防御性武器陷马陶筒[J]
.文物春秋,2013(5):69-72.
8
刘春.
六安出土战国两汉青铜武器[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3):13-19.
9
成璟瑭.
朝鲜半岛青铜武器研究综述[J]
.边疆考古研究,2014(2):379-386.
10
周一.
剑出龙泉[J]
.新商务周刊,2012,0(9):90-91.
考古
196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