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谈番薯和薯蓣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物》今年第3期中刊登了一篇《略谈甘薯和甘薯录》。这篇文章既以甘薯(即甘薯)便是番薯的异名,但又依照《甘薯录》的编者的意见,以为我国从很远的古代起就种植了甘薯(番薯)。实则番署并不是我国古代的"甘薯"。后者当是薯蓣的一种。这事牵涉到我国农业作物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不加以辩明。
作者
夏鼐
出处
《文物》
1961年第8期58-59,共2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番薯
甘薯
我国古代
食用植物
植物学
薯蓣
单子叶植物
山药
栽培
农业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14
1
郑维宽.
清代玉米和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新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14-121.
被引量:9
2
罗尔纲.
落花生传入中国[J]
.历史研究,1956(2):78-78.
被引量:3
3
罗尔纲.
玉蜀黍传入中国[J]
.历史研究,1956(3):70-70.
被引量:9
4
A.M.列舍托夫,庄孔韶.
早期农人的基本经济-文化类型[J]
.世界民族,1983(3):38-42.
被引量:3
5
郭松义.
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J]
.浙江学刊,1986(3):47-51.
被引量:5
6
陈树平.
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0(3):187-204.
被引量:44
7
夏鼐.
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
.考古学报,1963(1):45-76.
被引量:86
8
孙淑芸,韩汝玢.
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81(3):287-302.
被引量:80
9
周仁,张福康,郑永圃.
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J]
.考古学报,1964(1):1-27.
被引量:65
10
夏鼐.
沈括和考古学[J]
.考古,1974(5):277-28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1
1
傅辉.
晚清南阳县土地利用分析[J]
.清史研究,2004(4):59-70.
被引量:2
2
郑南.
美洲作物番薯的传入及在黑龙江地区的引种与栽培[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4-11.
被引量:1
3
潜伟.
中国科技史与考古学:历史回顾[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2):218-230.
被引量:4
4
熊帝兵.
陈仅《艺蕱集证》考述——兼论清代甘薯在陕西的引种与推广[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38(2):189-199.
被引量:4
5
刘涛,黄云峰.
参薯的本草考证[J]
.中医文献杂志,2021,39(2):29-34.
被引量:2
6
权春燕.
地方志所见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番薯名称、属类及种植与贡献[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33(3):45-55.
7
权春燕.
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番薯名物考辨——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9):147-153.
被引量:1
8
李昕升.
释“薯”——兼论“甘薯”的传播、分歧与嬗替[J]
.社会科学战线,2024(8):136-146.
9
张正明,张梅梅.
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J]
.经济问题,2002(12):75-77.
被引量:1
10
曹玲.
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
.古今农业,2004(2):95-103.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李昕升,王荧.
近五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评述(2016-2020)[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88-100.
被引量:3
2
张芳.
玉米进入中国的时间与路径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搜索[J]
.闽商文化研究,2019(1):15-18.
被引量:2
3
蒋慕东,王思明.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
.中国农史,2006,25(2):30-41.
被引量:16
4
李金铮.
也论近代人口压力:冀中定县人地比例关系考[J]
.近代史研究,2008(4):139-149.
被引量:27
5
周琼,李梅.
清代中后期云南山区农业生态探析[J]
.学术研究,2009(10):123-130.
被引量:10
6
程安云,王世杰,李阳兵,白晓永,倪雪波.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J]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2):15-23.
被引量:10
7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
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J]
.草业学报,2011,20(3):245-255.
被引量:58
8
欧阳春林,郑金彪.
金学曾推进番薯在闽种植考[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79-82.
被引量:1
9
张茜.
马铃薯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川菜的影响[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5-19.
10
张茜.
甘薯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J]
.农业考古,2013(3):181-185.
被引量:2
1
杨剑桥.
“山药”是由避讳得名的吗[J]
.咬文嚼字,2009(11):28-29.
被引量:1
2
陈永安.
为番薯引种的人[J]
.福建史志,2001(2):46-48.
3
吴德铎.
关于甘薯和《金薯传习录》[J]
.文物,1961(8):60-61.
被引量:6
4
覃逸明.
广西民族食俗中的植物[J]
.植物杂志,2002,29(3):32-32.
5
谭真.
从一份资料谈藏经洞的封闭[J]
.敦煌研究,1988(4):36-39.
被引量:9
6
聂崇正.
郎世宁的非“臣字款”画探究[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2):85-92.
被引量:6
7
晁福林.
秦始皇击匈奴筑长城始于何时?[J]
.北方论丛,1979(2):156-157.
8
杨伯珠.
“赵树理”应该“搬家”[J]
.山西旅游,2001(4):29-29.
9
王家琦.
略谈甘藷和《甘薯录》[J]
.文物,1961(3):27-29.
被引量:6
10
黄树芳,少辰(选摘).
“山药是长在土里的”——忆马烽[J]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1):47-47.
文物
196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