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苗族认知模式与苗汉双语教学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苗族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形成独特的认知模式,认为这种认知模式由认知框架、认知取向、认知归类构成,与汉族认知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指出认识了解苗族认知模式,是实行和深化苗双双语教学基础,且对构建苗族科学术语学说,促进苗族文化发展产生很大作用。
作者
李锦平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苗族
认知模式
双语教学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0
1
傅金芝,周文,李鹏,冯涛.
云南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77-80.
被引量:14
2
张厚粲,郑日昌.
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场依存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
.心理科学通讯,1982,5(2):14-18.
被引量:33
3
颜延,余嘉元,夏元,王亚南.
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1-86.
被引量:20
4
郑雪.
中国人认知方式发展的趋势与现代化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1995(1):59-64.
被引量:3
5
郑雪,陈中永.
具体认知和抽象认知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J]
.心理科学,1996,19(3):170-174.
被引量:5
6
冯惠昌.
关于双语教学研究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68-72.
被引量:3
7
吴恒贵.
个案研究:杉坪寨苗族的认知方式[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60-65.
被引量:2
8
王春雷,张锋.
学生认知方式与性格特质相互关系的跨文化研究[J]
.心理科学,2001,24(6):757-758.
被引量:4
9
李寿欣,宋广文.
关于高中生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J]
.心理学报,1994,26(4):378-384.
被引量:39
10
程同春.
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5,18(2):36-40.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5
1
祁乐瑛.
母语在藏族大学生识记中的作用[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3):132-135.
被引量:2
2
刘茜,邱远.
贵州省苗族居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49-154.
被引量:7
3
李德建.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学生低学业成就分析[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8-21.
被引量:3
4
许思安,郑雪.
少数民族的认知方式[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07-1211.
被引量:9
5
田慧文.
苗语“nongx吃”超常动宾构式的隐转喻认知及其英译——基于苗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J]
.凯里学院学报,2022,40(2):50-6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王玥,赵慧臣.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19-25.
被引量:8
2
龙泉良.
试析苗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5-216.
3
赵乃麟.
贵州苗族聚居区女童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223-226.
4
辛宏伟.
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91-97.
被引量:9
5
刘桂影,李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学校适应问题的文化审思[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11):28-31.
被引量:1
6
夸加.
青海藏族大学生对藏语言变迁的认识[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10):140-141.
7
岑艳琳.
从“三语习得”角度探析苗族地区英语教育现存问题[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1):23-25.
8
杨玲,李毅,张娟娟.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5):55-59.
被引量:10
9
凌斌,王志成.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中的心理语言距离研究——以藏族英语教育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4):183-186.
被引量:7
10
陈荟,孙振东.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若干方法论倾向审思[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2):31-35.
1
毕凤春.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162-163.
2
胡明扬.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4-16.
被引量:38
3
崔岑岑.
字本位、词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础[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94-95.
被引量:2
4
宁晗.
贵州苗族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归化与异化[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33-35.
被引量:1
5
杨上.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的探讨[J]
.校园英语,2014,0(32):226-226.
6
吴文亮.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5):125-126.
7
李锦平.
简论苗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4-56.
被引量:3
8
冯凌云.
几则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及思考[J]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4(6):24-25.
9
吴春兰,毛毳.
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苗汉英跨文化探析——从drink like a fish和could eat a horse谈起[J]
.文教资料,2015(15):189-190.
10
晏刚,张健.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失误分类研究——以一篇大学英语课文为例[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32-35.
贵州民族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