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历史考略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历史考略李曙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在今天已广为人知,成为人们解释和研究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本文就这一概念的获得作一考察和回顾。1、列宁最早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在马克...
作者
李曙新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7-99,共3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毛泽东选集》
中国共产
蔡和森
陈独秀
日本帝国主义
“二大”
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玉贞.
关于参加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J]
.历史研究,1979(6):70-75.
被引量:4
2
郭沫若.
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为“历史研究”发刊而作[J]
.历史研究,1954(1):1-4.
被引量:33
3
陶季邑.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次使用问题——与陈金龙先生商榷[J]
.近代史研究,1998(6):223-227.
被引量:12
4
陈金龙.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J]
.近代史研究,1996(4):227-231.
被引量:28
5
周兴樑.
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J]
.历史教学,2005(2):11-15.
被引量:7
6
胡逢祥.
李平心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4):225-233.
被引量:4
7
刘森,李乐刚.
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4周年[J]
.社会主义研究,2005(3):34-38.
被引量:1
8
龙心刚.
对毛泽东使用与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历史考察[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3):84-87.
被引量:6
9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3).
10
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2.
引证文献
4
1
龙心刚.
对毛泽东使用与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历史考察[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3):84-87.
被引量:6
2
许徐琪,李金见.
“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党政干部学刊,2016(4):38-41.
被引量:5
3
翟宇.
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认识历程[J]
.社会主义研究,2022(5):81-88.
被引量:1
4
李勇.
从“资本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知[J]
.东岳论丛,2024(1):143-15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袁晶.
“红船精神”传播对实现政党认同的价值[J]
.中国纪念馆研究,2021(2):25-28.
2
胡腾.
论红船精神对提升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作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11-112.
被引量:1
3
欧阳奇.
论理论工作者群体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作用——以艾思奇和何干之、陈翰笙、吕振羽、周扬为考察对象[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5):1-9.
被引量:5
4
周鎏刚.
社联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一个学术史的视角[J]
.观察与思考,2016(5):37-44.
被引量:2
5
程江丽.
“红船精神”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探析[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7(2):61-61.
被引量:1
6
温树峰.
红船精神研究综述[J]
.嘉兴学院学报,2018,30(1):38-43.
被引量:7
7
陈金慧.
弘扬“红船精神”,推进民族精神教育[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28):230-231.
8
赵庆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讨论及反思[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5):66-76.
被引量:8
9
翟宇.
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认识历程[J]
.社会主义研究,2022(5):81-88.
被引量:1
10
徐子杰.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话语的接受与使用——兼论其对中共实行“党内合作”的影响[J]
.苏区研究,2023(6):86-97.
1
刘桂林.
雍正祈穀耕耤与“瑞榖”“嘉禾”[J]
.紫禁城,1991,0(4):12-14.
被引量:1
2
刘炳涛.
明代三则雨泽奏疏浅析[J]
.历史档案,2013(4):118-120.
被引量:2
3
和卫国.
从广西捐垦案看清代垦政[J]
.清史研究,2007(4):70-77.
被引量:1
4
马银福.
泰国的魂信仰[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7-92.
被引量:2
5
童丽.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之比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38-41.
6
高发国.
日本新年民俗趣谈[J]
.世界文化,2007(1):51-52.
被引量:2
7
刘书增,冯书先.
近代英法土地所有制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4):93-97.
被引量:3
8
王安溟,刘孝义,王辉.
甘将此生付黄河——记全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J]
.山西老年,1998,0(9):12-13.
9
冯雪俊.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格独立化倾向[J]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2):50-53.
10
安俭.
论部落制度在游牧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作用[J]
.历史教学问题,2003(5):3-6.
被引量:1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