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我概念研究的概述
被引量: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及其相关的理论,比较了五种自我概念测量方法的各自的特点,还简要总结了自我概念在几个主要研究领域中的成果,较系统地勾勒了当前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方向.
作者
贺岭峰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6年第3期41-44,共4页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多侧面等级自我概念模型
自我概念量表
学业自我概念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0
引证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472
同被引文献
370
1
张征.
谦逊型领导对员工跨界行为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J]
.管理评论,2021,33(3):202-212.
被引量:15
2
陈向丽.
学业自我概念与参照系关系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92-95.
被引量:1
3
孙圣涛,卢家楣.
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
.心理学探新,2000,20(1):17-22.
被引量:66
4
安桂花,张海钟.
自我意识的城乡跨文化十年研究成果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86-89.
被引量:10
5
艾跃进.
面试SOLER术[J]
.大学时代,2003(2):55-55.
被引量:1
6
岳晓东.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
.青年研究,1999(7):2-10.
被引量:124
7
郑涌,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5):55-60.
被引量:59
8
刘萍,王振宏.
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2):84-89.
被引量:44
9
陈国鹏,WillyPeters,FranzMoenks.
中国和荷兰高智商与一般智商儿童自我概念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1997,20(1):19-22.
被引量:14
10
杨宜音.
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J]
.心理科学进展,1999,9(3):58-6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59
1
李丹.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3).
被引量:1
2
廖蓉蓉.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J]
.幸福家庭,2009(6):19-21.
3
李克仁,张景浩.
试论“分层测试卡”的积极作用[J]
.教育科学研究,1998(5):39-42.
4
林崇德,王耘,姚计海.
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4):17-22.
被引量:74
5
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4):57-64.
被引量:62
6
岑延远.
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社会心理科学,2001,16(3):19-23.
被引量:6
7
康丹,朱念琼.
自我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护理学杂志,2005,20(8):80-80.
被引量:10
8
钟升东.
职高生生涯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0(5):16-19.
被引量:4
9
张向葵,吴晓义.
“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探索[J]
.心理学探新,2005,25(1):49-53.
被引量:1
10
黄雪花,李小麟.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调查[J]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4):383-3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72
1
李莉,朱志勇.
亲和的权威:大学本科生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4):11-20.
被引量:11
2
叶和旭.
成教生偶像崇拜和心理资本关系研究[J]
.现代交际,2020(21):69-71.
3
胡军苟,李臣之.
教育“内卷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异化与回归[J]
.课程教学研究,2022(8):4-10.
4
王婧媛.
国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国际公关,2019,0(11):277-277.
5
刘凌,沈悦.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58-60.
被引量:4
6
辛勇.
大学生“自我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82-84.
被引量:4
7
安桂花,张海钟.
自我意识的城乡跨文化十年研究成果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86-89.
被引量:10
8
程黎,王菲,冯超.
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76-79.
被引量:3
9
黄春梅,司晓宏.
传统文化与内隐观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J]
.教育科学,2013,29(1):46-50.
被引量:6
10
平俊俊.
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德育现状及策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74-76.
1
钱明.
自我概念问卷法研究的缺陷和不足[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1):45-49.
被引量:1
2
李光裕.
评述现代认知心理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9(4):75-79.
被引量:5
3
关智华.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J]
.才智,2013(9):194-194.
被引量:1
4
刘萍,王振宏.
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2):84-89.
被引量:44
5
徐丽敏.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1):52-55.
被引量:6
6
常川.
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
.北方文学(下),2012(4):256-256.
7
程杰晟.
康德及其历史哲学思想浅论[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193-195.
8
本刊作者简介[J]
.理论学刊,2012(5).
9
陈鑫.
《管子》四篇中的道论[J]
.管子学刊,2012(2):11-14.
被引量:3
10
黄光圣,陈红艳,邹媛园.
十年来我国胜任特征研究述评[J]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2):57-62.
被引量:6
心理科学进展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