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规范化的成功实践──重读《语法修辞讲话》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法修辞讲话》对错误用例批评的成功率达89%。对当时出现的新用法、新形式提出了引导意见,对若干语言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规范意见,干预成功的占了绝大多数。也有一些批评、干预不成功。语言学家应该成为语言规范的中坚力量。
作者
朱景松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5年第4期33-39,共7页
Applied Linguistics
关键词
汉语规范化
语法修辞
“讲话”
语言规范化
语言学家
成功实践
用例
语言规律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70
1
贺卫国.
“ABAB着”格式的初步考察[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40-42.
被引量:2
2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8
3
徐时仪.
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5):108-112.
被引量:44
4
戴昭铭.
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9(2):5-12.
被引量:27
5
吴锡根.
动宾式类推及其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9(2):13-17.
被引量:14
6
施春宏.
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J]
.语言研究,1998(1):127-154.
被引量:25
7
王培光.
语感与语言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44-48.
被引量:11
8
沈怀兴.
汉语词汇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1998(2):20-26.
被引量:6
9
邢福义.
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一种曾经被语法学家怀疑的格式[J]
.语言文字应用,1997(4):35-43.
被引量:22
10
张黎.
“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
.语文研究,1996(1):6-12.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15
1
郭熙.
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J]
.中国语文,1998(3):228-235.
被引量:17
2
金奉民.
语法规范的对象与标准[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5-106.
被引量:2
3
郜峰.
高师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70-71.
被引量:11
4
李琦.
语法的规范化问题[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22-23.
5
张志毅.
理念演绎辞书[J]
.辞书研究,2007(5):1-9.
被引量:11
6
冉启斌.
“格杀勿论”误用义的调查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83-87.
被引量:5
7
谢英.
60年来“V+着”句法表达形式的嬗变[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2):80-84.
8
田震.
辞书编纂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词语词典的编纂[J]
.课外语文(下),2014(6):173-173.
9
夏中华.
“纯洁语言”刍议(下)──兼谈建国以来语言规范化工作[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52-55.
被引量:5
10
夏中华.
语言潜显理论价值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13-1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曹国军.
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4):89-92.
被引量:3
2
钟玖英.
潜显语言理论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1):89-99.
被引量:3
3
谢新卫.
谈谈王希杰“三一”语言理论的语言观[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1):53-54.
4
国家语委'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
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
.语言文字应用,2002(2):102-109.
被引量:38
5
罗聿言.
试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J]
.语言文字应用,2000(4):43-48.
被引量:19
6
张邱林.
名词“说法”新词新义的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23-26.
7
郜峰,刘苏.
《现代汉语通论》瑕疵浅议[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37-140.
被引量:1
8
刘文欣.
高等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42-143.
被引量:8
9
于全有,纪飞.
语言本质问题研究境界的拓展与提升——王希杰先生的语言本质观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29-133.
被引量:3
10
张庭华,谢光辉,李培,徐海衡,梁剑明,毛武陵.
论体育语言与逻辑思维[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2):188-192.
被引量:3
1
严也舟.
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探讨[J]
.金融教育研究,2007,21(1):131-133.
被引量:12
2
段梦桃.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实践[J]
.校园英语,2015,0(5):17-17.
3
张春泉.
从《语法修辞讲话》看修辞、逻辑和语法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5):20-21.
被引量:3
4
崔艳菊,岳二趁.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2):42-44.
被引量:2
5
于夏龙.
在探索中前进[J]
.汉语学习,1985(3):41-44.
6
王年一.
试论词语的并列[J]
.中国语文,1961(3):26-28.
7
卢绪元.
谈谈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J]
.秘书,1994(6):41-42.
8
王杏涧.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主谓词组[J]
.语言与翻译,1988,0(2):54-56.
9
李远明.
为“减少几倍”正名[J]
.汉字文化,2000(1):38-43.
10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相结合的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为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而作[J]
.世界文化,2011(12).
被引量:1
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