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考古学史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考古学史的几点认识张忠培怎样评价今天的中国考古学,又如何走向明天。这在八十年代后期,明显地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当今是走过的历程的积淀。为更好地认识今天,必须清醒地回顾昨天,同时,只有正确地认识今天,才能稳健地走向明天。为此,就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几...
作者
张忠培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7-53,共7页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金石学
史前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史
类型学
政治环境
毛泽东
世界观
资产阶级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89
1
陈玮.
探方方法在中国田野考古的采纳与演变[J]
.南方民族考古,2018,0(2):108-144.
被引量:1
2
赵兴彬.
宏观经济理论的突破对历史学的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6):57-61.
被引量:1
3
张之恒.
田野考古中的次生堆积和文化层缺失[J]
.江汉考古,2010(2):57-60.
被引量:1
4
刘岩.
中国考古学的当代反思——一个考古学理论的视角[J]
.南方文物,2011(2):25-37.
被引量:4
5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徐苹芳,严文明,赵辉,陈星灿,许宏,朱岩石,杭侃,袁靖.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J]
.南方文物,2011(1):1-12.
被引量:7
6
大型聚落田野考古方法纵横谈[J]
.南方文物,2012(3):69-91.
被引量:9
7
孙键.
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的发现[J]
.国际博物馆,2008(4):114-118.
被引量:9
8
罗志田.
学术与社会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史学——编书之余的一些反思[J]
.近代史研究,1999(6):183-199.
被引量:2
9
安志敏.
袁复礼在中国史前考古学上的贡献[J]
.考古,1998(7):86-94.
被引量:5
10
孙祖初.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评介[J]
.考古,1998(3):93-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张月书,李锋,王晓敏,陈福友,高星.
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讨论[J]
.人类学学报,2021(2):181-193.
被引量:3
2
汪旭,成璟瑭.
从三道岗出发——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与进步[J]
.东方考古,2022(1):233-242.
被引量:1
3
施连喜.
中国田野考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从几次经典发掘谈起[J]
.常州文博论丛,2022(1):72-85.
4
杨杨.
马衡先生藏安阳地区石刻拓本概述[J]
.故宫学刊,2020(1).
5
郭骥.
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早期尝试[J]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22(1):1-12.
6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
.江汉考古,2010(3):56-64.
被引量:2
7
沈颂金.
传统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的转变——以马衡为中心的考察[J]
.学习与探索,2000(4):120-124.
被引量:3
8
查晓英.
李济考古学方法论中的史学特征[J]
.考古学报,2014(2):271-292.
被引量:2
9
赵兴彬.
大汶口遗址与大汶口文化再认识——基于当代世界考古学视野[J]
.泰山学院学报,2019,41(3):100-108.
10
韩建业.
中国特色考古学的主要内容[J]
.考古,2021(4):3-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高星,张月书,李锋,陈福友,王晓敏,仪明洁.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J]
.人类学学报,2024,43(1):106-121.
被引量:1
2
施连喜.
中国田野考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从几次经典发掘谈起[J]
.常州文博论丛,2022(1):72-85.
3
李季.
故宫博物院与考古学[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5):17-28.
被引量:3
4
朱茉丽.
徘徊在科学化追求与民族情感之间——李济学术思想探析[J]
.史学史研究,2017(2):42-50.
被引量:1
5
张艺璇,甘聿群.
人类学影响下的台湾考古教育:兼论考古学学科定位[J]
.南方文物,2021(3):253-266.
6
张新斌.
中国考古学史三阶段论说[J]
.中原文物,2021(6):34-42.
被引量:2
7
徐雨薇.
夏鼐与敦煌石窟考古[J]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05-207.
8
夏春涛.
2021年历史理论研究综述[J]
.史学理论研究,2022(2):34-50.
9
张立军,廖民生.
海南黎族民间传说中的远古人类与史前“三亚人”的时空拟合[J]
.南海学刊,2022,8(4):129-136.
被引量:3
10
王宁.
河南博物馆20世纪初考古活动资料探研[J]
.中原文物,2022(5):92-96.
1
黎家芳,高广仁.
典型龙山文化的来源、发展及社会性质初探[J]
.文物,1979(11):56-62.
被引量:21
2
杨楠.
良渚文化与中国文明[J]
.中原文物,2002(2):11-13.
被引量:1
3
百年考古大发现丛书[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08(5).
4
楊鍚璋.
“考古学基础”读后的几点意见[J]
.考古,1958(12):10-18.
被引量:1
5
王兴.
“良师益友”:《夏鼐日记》中的郭沫若[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52-56.
被引量:2
6
柳袁照.
费孝通的师生情[J]
.苏州杂志,2008,0(6):56-57.
7
大刃.
毛泽东究竟怎样评价秦始皇[J]
.河北学刊,1995,15(1):73-74.
被引量:1
8
郭人民.
三国(魏蜀吴)的战争算是什么战争?它对当时社会起了什么影响?这些战争的主要人物如关羽等应当怎样评价?——[J]
.史学月刊,1954(7):13-14.
9
谷川道雄,姜镇庆.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社会和国家[J]
.中国史研究,1986(3):151-158.
被引量:3
10
罗琨.
中国考古学寻裉——读张政烺先生《中国考古学史讲义》[J]
.书品,2005(2):54-60.
史学史研究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