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编纂《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动机和设想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八十年代初期,我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时,曾组织学生研讨过当时出版的几种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认为它们各有不同的优点,却又在不同程度上有着类似的共同缺点,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写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史,或是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史。从这些文学史著作里,只能看到点的介绍,不能看到面的情况;只能看到革命的进步的一面,不能看到反动的甚至反共的一面。
作者
范泉
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文学社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著
左翼文学
组织学
现代革命
四十年代文学
革命文学
运动史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树森.
李提摩太与《回头看记略》──中译美国小说的起源[J]
.美国研究,1999,13(1):122-138.
被引量:22
2
刘树森.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1997(5):36-39.
被引量:6
3
李长林,杜平.
中国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与研究──《中国莎学简史》补遗[J]
.中国比较文学,1997(4):146-152.
被引量:10
4
陶洁.
《黑奴吁天录》——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J]
.美国研究,1991,5(3):128-142.
被引量:6
5
钱钟书.
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J]
.国外文学,1982(1):4-27.
被引量:35
6
刘树森.
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J]
.外国语,1997,20(5):56-66.
被引量:26
7
柯飞.
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J]
.中国翻译,2002,23(3):31-32.
被引量:37
8
廖七一.
译耶?作耶?——胡适译诗与翻译的历史界定[J]
.外语学刊,2004(6):106-110.
被引量:8
9
孙昌坤.
简论译作序言跋语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J]
.上海翻译,2005(1):54-55.
被引量:17
10
张雪峰.
晚清时期传教士在福建的出版活动[J]
.出版史料,2005(1):113-1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建开.
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
.上海翻译,2007(2):56-60.
被引量:37
2
咸立强.
创造社“社团”研究的经典化进程[J]
.殷都学刊,2007,28(2):116-1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欧阳凤.
“人史”抑或“文史”——论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
.翻译界,2021(1).
被引量:2
2
方梦之.
翻译家研究的“宽度”和“厚度”[J]
.英语研究,2021,19(1):11-20.
被引量:16
3
郑志明.
陈独秀译事译论研究述评:问题与反思[J]
.文教资料,2008(26):96-98.
4
巫和雄.
《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上海翻译,2008(4):22-27.
被引量:12
5
刘静.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学翻译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256-258.
被引量:4
6
朱芳.
彝族翻译史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118-120.
7
陈丽,龚维国.
中国近当代翻译史的脉络[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22):226-227.
被引量:1
8
谢志超,张晓仪.
译学之始,译史之学——中国翻译史的十年研究状况与展望[J]
.社会科学论坛,2011(4):58-62.
被引量:2
9
郑锦怀,岳峰.
翻译史料问题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3):445-452.
被引量:12
10
李小蓓.
多维度拓展翻译家研究空间——萧乾翻译研究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3):231-233.
被引量:1
1
苏必扬.
《茶馆》艺术特色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1,18(4):37-42.
被引量:1
2
杨忠.
闯出象牙魔宫的诗人李泊[J]
.飞天,1995,0(2):110-112.
3
李朝平.
王哲甫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现代中文学刊,2016,0(1):26-33.
被引量:3
4
高志兴.
让学生说“谢谢”[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1(11):27-27.
5
蒋卓.
开心豆子[J]
.小朋友,2008,0(Z1):38-39.
6
段从学.
流派研究对个体特征的遮蔽——从《陈敬容诗文集》说起[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9(2):298-302.
被引量:1
7
郑永琴.
讲路[J]
.边疆文学,1996,0(12):42-42.
8
阅读[J]
.商周刊,2005,0(44):58-58.
9
满江红——参加上海学生运动史座谈会有感[J]
.中华诗词,2012(4):42-42.
10
王家平.
在历史体验与现实关怀之间[J]
.读书,1998,0(12):99-102.
编辑学刊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