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唯补词”初探
被引量: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唯补词”初探刘丹青一、"唯补词":汉语词类的又一家族汉语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一般归入动词、形容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法要点"中说:"主要动词加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叫动结式"。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词,所以合称"谓词"。可是,动结式中的一...
作者
刘丹青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7,共5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
补词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东南方言
动结式
谓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用功能
非谓形容词
方言语法
分类号
H136.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8
引证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604
同被引文献
648
1
齐沪扬.
谈区别词的内部分类[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87-198.
被引量:6
2
李旭平.
汉语“们”的语义:最大化算子[J]
.当代语言学,2021(1):1-17.
被引量:12
3
吴茂刚.
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S1):113-116.
被引量:1
4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49
5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45
6
麦穗.
广西贵港方言的“住”[J]
.语言研究,2002,22(S1):273-277.
被引量:6
7
杨德峰.
“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J]
.中国语文,2001(4):329-334.
被引量:10
8
任鹰.
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J]
.中国语文,2001(4):320-328.
被引量:67
9
高顺全.
体标记“下来”、“下去”补议[J]
.汉语学习,2001(3):12-14.
被引量:10
10
徐蕾蕾.
区别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研究[J]
.电影评介,2007(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8
1
王敏.
内蒙古晋语后置标记词“动”[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32-244.
被引量:2
2
王连盛,吴春相.
新兴主观极量表达的补位强势现象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74-84.
被引量:2
3
阮秀娟,赵春利.
极值消竭义“V尽”的组配规律和语义验证[J]
.南开语言学刊,2022(1):99-107.
4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7
5
钱乃荣.
现代汉语的反复体[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1-9.
被引量:25
6
杨永龙.
从稳紧义形容词到持续体助词——试说“定”、“稳定”、“实”、“牢”、“稳”、“紧”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5(5):408-417.
被引量:19
7
徐枢,谭景春.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J]
.中国语文,2006(1):74-86.
被引量:45
8
刘焱.
“V掉”的语义类型与“掉”的虚化[J]
.中国语文,2007(2):133-143.
被引量:45
9
庄初升.
一百多年前新界客家方言的体标记“开”和“里”[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48-152.
被引量:9
10
王健.
江苏常熟练塘话的准体标记“开”——附论“得、过、脱、好”[J]
.方言,2008,30(4):318-32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604
1
张振刚,罗泰晔.
基于在线评论数据挖掘和Kano模型的产品需求分析[J]
.管理评论,2022,34(11):109-117.
被引量:25
2
刘昊.
情感视域下社交媒体平台舆论分层与社群挖掘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2).
被引量:1
3
陈蕾,赵卫.
多模态语用视域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图的语用功能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2):85-91.
4
杨同用.
汉语单功能实词的词性确定与词典标注[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1):32-38.
5
张晓静.
河北武邑方言的“咾”[J]
.东方语言学,2019(2):37-47.
6
王春玲.
四川客家话的实现义助词[J]
.语言学论丛,2019(2):170-187.
7
夏俐萍.
湘语完成义标记“咖”“哒”的分途与交汇[J]
.中国语文,2021(2):210-224.
被引量:6
8
王连盛.
多重互动视域下汉语“V+破”多义构式研究[J]
.语言学研究,2020(1):83-94.
被引量:3
9
李富强.
汉语两种不同类型的“很”及相关句法问题[J]
.语言学研究,2020(1):69-82.
被引量:2
10
陈丹丹.
清代汉语的连动式[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103-114.
1
平悦铃.
上海话中“辣~”格式的语法功能[J]
.语文研究,1997(3):41-47.
被引量:7
2
李桂兰.
壮侗语和汉语东南方言双宾构式的比较研究[J]
.卷宗,2015,5(2):284-286.
3
黄文清.
梗摄元音的前高化道路研究——从东南方言文白异读和汉越音的异读来探讨[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9):139-144.
被引量:1
4
刘晓梅,李如龙.
东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影响四种[J]
.语言研究,2004,24(4):61-64.
被引量:9
5
赵日新.
说“个”[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36-52.
被引量:60
6
李如龙.
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J]
.民族语文,2005(5):1-15.
被引量:22
7
苏非.
谈黔东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同义异词的语义特征[J]
.凯里学院学报,1996,20(3):35-37.
8
张振兴.
赣语几个重要字眼的方言研究启示[J]
.汉语学报,2010(1):45-50.
被引量:3
9
“庆祝《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20周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15-24.
10
林颂育.
试论东南方言的持续体标记[J]
.语言科学,2013,12(3):250-260.
被引量:2
汉语学习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