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
被引量:
8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价值”一词在日常语言、实证科学、哲学等不同语境中有其各不相同的用法和意义。作为哲学概念,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目前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能自觉澄清价值的哲学内涵所致。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内,价值概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的价值概念,并克服研究中存在的简单化、庸俗化偏差。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志们。
作者
何中华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9-36,48,共9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目标
社会性
价值评价
社会生物学
内在联系
实践活动
实然状态
逻辑意义
承担者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2
引证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524
同被引文献
572
1
郑冬芳,段婷芳.
研究“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性问题[J]
.科学社会主义,2023(1):80-88.
被引量:1
2
侯风云,张海霞.
主体、主义与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研究的建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20-30.
被引量:5
3
刘立飞.
浅述决策制定过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S1):182-183.
被引量:1
4
冯建军.
教育即生命[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23-26.
被引量:66
5
赵士发.
全球化问题与类意识的觉醒[J]
.宁夏社会科学,1999(2):13-16.
被引量:2
6
毛崇杰.
关于价值与真理的若干问题[J]
.哲学研究,1999(8):15-23.
被引量:10
7
杨曾宪.
论价值的多重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1999(4):24-28.
被引量:8
8
赵冬.
环境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J]
.道德与文明,1999(6):25-28.
被引量:3
9
王玉樑.
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J]
.社会科学研究,1999(2):60-65.
被引量:10
10
徐二明,王智慧.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1(1):25-29.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82
1
何中华.
当代价值论研究面临的几个迫切问题[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13.
被引量:5
2
贺来.
论辩证法的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战线,1998(2):45-54.
被引量:4
3
吴根友.
试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观念[J]
.理论月刊,1998(3):20-22.
被引量:4
4
王炳书.
价值的合理性及其标准[J]
.社会科学辑刊,1998(1):11-16.
被引量:3
5
汪辉勇.
论价值的本质特征及其定义[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36-38.
被引量:3
6
刘玉平,隋竹玉.
当代中国的价值论研究[J]
.文史哲,1997(4):102-104.
被引量:2
7
菅二拴.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及其价值意蕴[J]
.品牌(理论月刊),2010(Z1):17-23.
被引量:1
8
阎献晨.
关于价值概念本质规定研究述要[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4,17(4):25-28.
9
阎献晨,贾培忠.
关于价值及价值观研究述要[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4,17(1):34-37.
10
丘培藩.
发展观演变过程的辩证法[J]
.现代哲学,2001(1):121-1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4
1
刘波,宋茂荣,宋晶.
基于“供给——需求”理论的终身教育立法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6):40-45.
2
尚晶,李宪印.
“技术”与“职业”: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逻辑澄明[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4):13-19.
被引量:3
3
高德胜.
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4
4
王博,王政龙,陈昊,迟兴学.
长春市初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7,0(9X):19-19.
被引量:1
5
张小霞.
比较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再认识[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66-69.
6
邓瑞珊,张奕显.
和谐社会下监狱行刑的改革与发展——以刑事政策为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45.
7
刘金锭.
“最近发展区”语境中的教学之超越性[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124-126.
被引量:1
8
吴玲.
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德教育[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67-70.
被引量:2
9
曹永国,韩绮君.
人的终结和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意蕴[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5-10.
被引量:6
10
胡士平.
交往:道德教育的必然走向[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21(5):110-112.
1
黄建初.
教学理念与行为的一种实解[J]
.上海教育科研,2005(4):81-82.
被引量:1
2
吴洲.
朱熹理气共时性相即思路与其天理人欲观的内在矛盾[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6):40-43.
3
何中华.
“历史规律”辨析[J]
.哲学研究,1991(12):44-51.
被引量:3
4
窦晓东.
恩格斯社会历史观“合力说”探析——同张一兵同志商榷[J]
.现代哲学,1992(1):41-45.
被引量:2
5
李堃燕.
关于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
.文学教育,2016(12):114-115.
6
沈春雷.
略论先秦道儒两家思想中对“人”的发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59-62.
被引量:1
7
蔡辰梅,殷建秋.
论教师的知识分子属性[J]
.今日教育,2007(07S):24-27.
8
王强.
构建和谐社会:辩证法视阈中的应然与实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3):35-37.
9
顾拓宇,郭秋文.
教师道德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追求[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24-26.
10
范文学.
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2):15-17.
哲学研究
199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