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心一柱定中华——论黄帝出生、建都有熊的历史人文契机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黄河中下游之交,郑州南侧,有个新郑县,县境古称“有熊”。清清的双洎河自县城西北蜿蜒而来,穿城向东南流去。河北岸边,有一荷池清翠如盖。池东,古传即黄帝生母附宝感雷鞭绕斗而妊地;北向不远,有“黄帝故里”碑铭志。另,县东故城遗址。
作者
李耀宗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5-24,共10页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黄帝
黄河中下游
历史人文
遗址
故里
碑铭
双洎河
县城
郑州
裴李岗文化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蒋晔.
试论裴李岗文化遗存的几个问题[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7,6(2):57-63.
被引量:1
2
李友谋.
略论裴李岗文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4):64-6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安志敏.
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J]
.考古,1984(10):936-944.
被引量:16
2
陈秋祥.
孙武乃陈国后裔——孙武世系考述之一[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2):34-37.
3
段宏振.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J]
.文物春秋,1992(3):1-9.
被引量:22
4
段宏振,张渭莲.
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J]
.文物,2006(9):52-61.
被引量:20
5
魏兴涛.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
.华夏考古,2012(2):25-46.
被引量:6
6
张鑫,邹蓓蓓.
邯郸及其周邻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初探[J]
.邯郸学院学报,2018,28(1):15-22.
7
秦存誉.
裴李岗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
.南方文物,2021(2):209-218.
被引量:2
8
郭荣臻,张鼎.
学术史视角下考古学文化名称撮议——以郑州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为例[J]
.文物春秋,2023(5):3-13.
9
王志俊,王颖娟.
论白家文化和裴李岗文化[J]
.文博,2003(5):28-36.
同被引文献
74
1
严文明.
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J]
.协商论坛,2006(3):13-19.
被引量:12
2
张光远.
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J]
.协商论坛,2006(3):6-11.
被引量:2
3
李自宏,安江林.
大地湾文化与黄帝时代——从考古实物与史料看古成纪地区在我国远古史上的地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7(3):97-102.
被引量:5
4
景以恩.
太阳神崇拜与华夏族的起源[J]
.学术月刊,1998,30(7):101-106.
被引量:2
5
林祥庚.
黄帝与夏商周[J]
.学术月刊,1985,17(3):40-48.
被引量:3
6
严文明.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J]
.文物,1981(6):41-48.
被引量:137
7
景以恩.
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J]
.管子学刊,1997(3):84-90.
被引量:4
8
张忠培.
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J]
.华夏考古,1997(1):30-48.
被引量:45
9
张学海.
东土古国探索[J]
.华夏考古,1997(1):60-72.
被引量:17
10
李友谋.
炎黄文化与裴李岗文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6(6):55-6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李耀宗.
论“黄帝”界说与黄帝精神——兼谈陕西黄陵甲申“中华大祭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64-74.
被引量:4
2
张为民.
黄帝族源东夷说[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2):73-76.
被引量:5
3
白红菊.
近百年国内黄帝部落发祥地研究综述[J]
.陇东学院学报,2019,30(3):74-79.
被引量:1
4
李耀宗.
试论黄帝文化与黄帝精神[J]
.民间文化论坛,2009(1):25-29.
5
李耀宗.
论黄帝文化与黄帝精神[J]
.民间文化论坛,2010(3):13-1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刘宗迪.
西王母神话地域渊源考[J]
.民俗研究,2005(2):159-201.
被引量:9
2
叶修成,梁葆莉.
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71-76.
被引量:3
3
逯宏.
黄帝族源地新考[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64-67.
被引量:6
4
杜松奇.
公祭活动质疑言论评议[J]
.甘肃社会科学,2008(4):147-149.
被引量:2
5
石荣伦.
东夷文化研究综述[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2):52-56.
6
白红菊.
近百年国内黄帝部落发祥地研究综述[J]
.陇东学院学报,2019,30(3):74-79.
被引量:1
7
金宇飞.
黄帝的年代及其居所[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24-30.
8
方刚.
“炎黄祭典”仪式教育价值的人类学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6):132-136.
被引量:2
9
李耀宗.
试论黄帝文化与黄帝精神[J]
.民间文化论坛,2009(1):25-29.
1
HPAI.
河南密县黄寨遗址的发掘[J]
.华夏考古,1993(3):1-10.
被引量:16
2
马世之.
新郑郑韩故城[J]
.中原文物,1978(2):54-55.
被引量:3
3
范捷.
《千古帝王与河北》[J]
.社会科学论坛,2010(9).
4
宋国定.
新郑县河李村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
.中原文物,1987(4):58-63.
被引量:5
5
任万明,王吉怀,郑乃武.
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4(1):23-52.
被引量:85
6
霍彦儒.
陕西黄帝陵“国祭”地位的形成[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6-11.
被引量:2
7
刘铁民,李宏昌,安慧霞,程永刚.
新郑唐代张昭训墓发掘简报[J]
.中原文物,2014(4):13-17.
被引量:1
8
伍元昊.
华夏魂[J]
.特区教育(中学生),2014(9):95-96.
9
蓝山.
黄帝故里[J]
.对外大传播,2001,9(8):45-46.
10
刘东亚.
河南鄢陵县古城址的调查[J]
.考古,1963(4):225-226.
被引量: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