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人权的主体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者不同意无集体人权的观点,认为集体人权客观存在,它有两种情况;一是权利由集体享有,主体就是集体,而不能是个人;二是权利行使过程中,权利主体由享有时的个人转化为行使中的集体;并以“聚体人权”概念分析了阶级、政党、民族和种族的人权。
作者
陆德山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5,共4页
China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集体人权
民族人权
人权主体
个体人权
聚体
权利主体
集体化
集体权利
个人权利
种族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7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67
1
赵永华,刘娟.
中国人权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5):117-125.
被引量:14
2
李佳筠.
论少数民族阅读权利的保护——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20,0(1):5-8.
被引量:1
3
蔡立东.
确证“数字人权”概念 创新人权话语体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6):2-2.
被引量:5
4
张会龙,朱碧波.
中华国家范式:民族国家理论的省思与突破[J]
.政治学研究,2021(2):43-52.
被引量:36
5
张文显.
无数字 不人权[J]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2020(1):3-7.
被引量:30
6
马长山.
数字公民的身份确认及权利保障[J]
.法学研究,2023,45(4):21-39.
被引量:65
7
刘志强.
论“数字人权”不构成第四代人权[J]
.法学研究,2021(1):20-34.
被引量:86
8
丁晓东.
论“数字人权”的新型权利特征[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6):52-66.
被引量:71
9
强世功.
“天下一家”vs.世界帝国:“深度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未来[J]
.东方学刊,2021(4):36-52.
被引量:11
10
刘艳红.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J]
.东方法学,2019,0(5):119-126.
被引量:226
引证文献
14
1
叶正国,余淑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我国宪法的守正创新发展[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7(5):104-124.
被引量:1
2
秦永峰,李风林.
反思与重构:我国人权刑法保障内涵的新视界[J]
.行政与法,2008(2):122-125.
3
叶宝宁.
论人权的主体[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5):8-9.
4
华燕.
“集体人权”的虚幻——对“集体人权”概念的检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19.
被引量:2
5
华燕.
人权:何人之权?——基于《国际人权宪章》文本的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53-57.
6
石伟.
论实践的人权研究——基于1949年以来人权研究论争的考察[J]
.思想战线,2015,41(1):71-76.
被引量:1
7
赵树坤,毛奎.
中国人权研究的主体性觉醒与省思:1978—2018[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22(1):103-115.
被引量:7
8
刘鹏.
新中国70年人权研究历程及理论面向[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37(5):14-26.
被引量:5
9
刘叶深.
权利内容路径下的集体权利概念及其类型[J]
.东方法学,2020(3):33-44.
被引量:5
10
肖武.
中国共产党人权主体观的观念史变迁:1921-2021[J]
.人权,2021(2):73-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刘叶深.
为新兴权利辩护[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82-103.
被引量:21
2
杨春福.
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创新发展[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55-70.
被引量:10
3
吴梓源.
从个体走向共同体:当代基因权利立法模式的转型[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89-209.
被引量:14
4
孟融.
政治国家如何回应新兴权利——一个理解新兴权利的“国家”视角[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1-79.
被引量:9
5
郭创拓.
科研项目治理现代化的法治进路[J]
.法学杂志,2023,44(5):110-124.
被引量:1
6
丁晓东.
论“数字人权”的新型权利特征[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6):52-66.
被引量:71
7
曹书.
区域发展权的主体证成与法制意义——以区域共同体为基点[J]
.北方法学,2022,16(3):94-108.
被引量:1
8
户晓辉.
民间文艺表达私法保护的目的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16,34(3):7-26.
被引量:4
9
户晓辉.
民间文艺法律保护问题的理性思考[J]
.文化遗产,2016(3):45-53.
被引量:9
10
胡文涛.
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与互联网企业利益平衡为视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6):92-100.
被引量:7
1
周裕坤.
论法治社会的执政为民[J]
.湖北社会科学,2005(8):32-33.
2
叶宝宁.
论人权的主体[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5):8-9.
3
汪安平,张忠斌.
人权入宪背景下司法为民的价值取向[J]
.湖北社会科学,2005(2):122-124.
4
杨友孙.
欧盟少数民族保护理念的发展脉络及评价[J]
.世界民族,2012(5):16-24.
被引量:1
5
薛胜利.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J]
.人民检察,2004(8):42-44.
被引量:1
6
林淑芳.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J]
.警官教育论坛,2006(1):41-44.
被引量:1
7
孙力.
论人权之刑法保障[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5):42-49.
被引量:1
8
王英津.
自决权与人权关系的规范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5):135-141.
被引量:1
9
姚国艳,付强(责任编辑).
中国传统法律的民本思想与集体主义人权观之契合[J]
.法学杂志,2009,30(2):139-141.
被引量:7
10
刘小妹.
《国家安全法》充分体现人权保障原则[J]
.人民法治,2016(8):24-25.
中国法学
199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