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桃花源记》中的“外人”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桃花源记》这篇名文,长期以来,人们除对它的思想内容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外,在行文上似乎谁也没有提出过什么问题。80年代初,有位陈正凯先生别具慧眼,著文提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语颇为“费解”。陈先生说:
作者
谢伯良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0-111,共2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外人
“诗”
衣裳
陈先生
服饰
今义
陶渊明
男人和女人
思想内容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5
1
黄炜,曾文靖.
“落英”非“落花”,“外人”不同解——《桃花源记》课文注释质疑与探讨[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10):29-30.
被引量:2
2
朱尧华.
还谈《桃花源记》之“外人”[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84-86.
被引量:3
3
海军.
桃花源中“男女衣着”辩[J]
.殷都学刊,1986,7(1):83-83.
被引量:1
4
夏麟勋.
《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的辨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8(2):33-33.
被引量:2
5
赵克尧,许道勋.
《桃花源记与诗》与历史实际[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4):52-55.
被引量:2
6
孙静.
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7(4):57-67.
被引量:4
7
赵夫青.
陶渊明的“桃源理想”初探[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2,27(4):69-74.
被引量:2
8
袁传璋.
《桃花源记并诗》疑义论[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68-75.
被引量:3
9
叶舒宪.
中国上古地母神话发掘─—兼论华夏“神”概念的发生[J]
.民族艺术,1997(3):29-45.
被引量:6
10
刘文义.
谈《桃花源记》中的“口”[J]
.天津师大学报,1983,3(3):24-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谭定德.
“衣着”新解——《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争论述评[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77-81.
被引量:2
2
冯善亮.
“外人”终究是“外人”——《桃花源记》中“外人”解[J]
.语文月刊,2011(10):54-56.
3
王怀义.
陶渊明与柏拉图:中西方洞穴喻的分野[J]
.民族艺术,2013(4):99-103.
被引量:5
4
付博.
中韩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国”异同浅析——以《桃花源记》与《洪吉童传》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4,0(1X):21-22.
被引量:1
5
冯丽荣.
用少数民族特性释《桃花源记》中的若干疑问[J]
.作家,2013,0(03X):152-15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黄荣煌.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题[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43-46.
被引量:1
2
任欢.
近三十年《桃花源记并诗》研究综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4):10-13.
被引量:1
3
程驰也.
精神的还乡——特拉克尔诗歌中的洞穴寓言[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0(1):176-177.
4
王宗辉.
还珠楼主“蜀山”小说中洞天福地的文化意蕴[J]
.安康学院学报,2023,35(5):105-109.
5
何佳禹,何静,张思思.
基于河南地方志的药王庙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2024,54(1):58-61.
6
陈卫华.
异空间的想象与传承:新武侠“洞穴”意象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5(2):89-95.
7
付博,贺璐倩.
中韩古典文学中理想国形象异同及其成因再探讨——以“桃花源”与“栗岛国”为中心[J]
.青年文学家,2014,0(8Z):188-190.
1
马祥.
古今异义文言词语例说[J]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7(5):44-44.
2
陈翠梅.
咬文嚼字说“卑鄙”[J]
.学语文,2015(6):82-83.
3
李耕拓.
《三峡》写的是“三峡”吗?[J]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11):37-37.
4
孙坚.
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文言实词与成语的联系[J]
.金色年华(下),2010(10):79-79.
被引量:2
5
郝丽甫.
初中文言文教法研究[J]
.学周刊(中旬),2013(5):104-104.
6
江更生.
学习成语有诀窍(二)[J]
.语文世界(上旬刊),2004(5):35-35.
7
尚印.
过年[J]
.当代教育,2011(4):170-171.
8
刘万春.
高中必修教材中的古今异义80例及训练[J]
.新高考(语文备考),2012(2):35-38.
9
醉翁亭记[J]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2011(1):62-66.
10
赵婷.
“八卦”今义今用[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2(6):5-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