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去年九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者
顾明远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8-18,共11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的科技革命
教育改革
回归教育
科学技术革命
教育现代化
苏联
学校
终身教育
六十年代
能源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23
1
赵婷婷.
国内元教育学缘何沉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82-84.
被引量:8
2
李剑萍.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形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5):53-56.
被引量:6
3
黄济.
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5):66-73.
被引量:11
4
顾明远.
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11-21.
被引量:5
5
顾明远.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1997(3):10-15.
被引量:117
6
顾明远.
为了未来的教育[J]
.外国教育研究,1996(3):1-3.
被引量:7
7
刘复兴.
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关系管窥[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6(6):51-55.
被引量:18
8
顾明远.
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J]
.中国社会科学,1987(4):123-138.
被引量:20
9
李光程.
哲学究竟是什么?——从元哲学的观点看来[J]
.哲学研究,1987(12):24-30.
被引量:11
10
孙喜亭.
试论教育的出发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滕珺.
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顾明远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探析[J]
.教育研究,2008,29(8):32-40.
被引量:18
2
于述胜.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
.教育学报,2008,4(5):3-19.
被引量:25
3
何永红.
论科学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J]
.教育探索,2009(9):28-29.
4
滕珺.
理想、困境与新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六十年的发展演变[J]
.教育学报,2011,7(2):28-39.
被引量:4
5
郭华.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顾明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思想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0):17-21.
被引量:3
6
刘美凤,王飞.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顾明远未来教育思想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0):22-27.
被引量:13
7
王牧华,李若一.
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百年探索与实践创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3):140-151.
被引量:4
8
杜长宏.
基于“未来教育”的武术课程理念变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4):199-2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陈欣钢,冷爽.
职业楷模与专业人才塑造——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行动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4):121-132.
2
郝志军,田慧生.
中国教育实验30年[J]
.教育研究,2009,30(2):3-12.
被引量:15
3
杨丽茹.
2008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J]
.外国教育研究,2009,36(6):1-11.
被引量:3
4
孙龙存.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参与国际对话的方略选择[J]
.教育学报,2009,5(3):15-21.
被引量:2
5
张颖,赵颖.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18-120.
被引量:7
6
于述胜.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六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学话语史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16-25.
被引量:7
7
汪春阳.
新课标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0-21.
被引量:14
8
孙淑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反思与探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43-46.
被引量:2
9
李文光.
关于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南国农和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思想探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2):100-105.
被引量:2
10
苏燕.
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现代化探析[J]
.科教文汇,2010(2):29-29.
1
库路.
关注未成年人 回归教育本能[J]
.精神文明导刊,2005(4):44-45.
2
李春生.
苏联中等专业教育的现代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63-68.
3
王汉波.
试论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題[J]
.新疆社会科学,1986(4):40-47.
4
梁波,李巧玲.
班主任的平常心[J]
.科学咨询,2010(5):40-40.
5
李广华.
坚持“三个面向”,培养跨世纪人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57-58.
6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J]
.北京支部生活,2001,0(7):62-62.
7
潘伯庚.
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学习教育要“三个面向”的体会[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4,29(6):21-23.
8
朱周.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本思想讨论[J]
.管理观察,2010(12):121-121.
9
路易斯·吉·埃默雷伊,曾昭耀.
福利国家的学校和劳动[J]
.中国社会科学,1985(6):177-191.
10
杨盛兰.
民族理论研究也应实行“三个面向”[J]
.新疆社会科学,1987(1):31-3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