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 被引量: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了在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探讨上更深入一步,1979年夏秋,继小屯妇好墓出土青铜刀、戈、小鼎等器件的试铸,我们又选了一件殷墟出土的青铜觚(77AGM856:1)作为标本,进行铸造工艺的分析和复原实验,同时,还试铸了战国钮钟以及汉代的铜镜。这里,将青铜觚的有关试铸情况介绍如下。此觚造型庄重,器身饰以凸起精美的蕉叶、饕餮等纹饰,衬地是极为工整的雷纹,圈足内有铭文三字,上口径15、圈足径9.25、通高25.8厘米,体重1480克。原器造型设计及制作之精,充分反映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工艺发展的高度水平(图版拾贰,1)。通过对原器的工艺分析,得知觚泥范仅为两块,属于对开分型,芯范为上下各一块(图一)。分范少,形体长,花纹细密。
出处 《考古》 1982年第5期532-539,527+540-541+572,共12页 Archaeolog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21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10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