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概念说:卡西尔哲学的出发点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卡西尔变“实体概念”为“功能概念”,又变“功能概念”为“象征概念”,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了概念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不仅把握自然科学现象,而且把握人类文化成果。
作者
张唤民
机构地区
东京大学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6-80,共5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卡西尔
功能概念
象征
极限概念
文化哲学
概念理论
实体概念
柏拉图
精神科学
多种形式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3
1
陈庆云.
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6):72-77.
被引量:21
2
征订《人民教育》2001年合订本[J]
.人民教育,2002(2):63-63.
被引量:4
3
高云涌.
从实体的逻辑到关系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理解方式的范式转换[J]
.学习与探索,2006(1):113-116.
被引量:4
4
孙向晨.莱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及其对本体论的批判.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87-87.
5
韦伯 韩水法.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
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7
王天思.在过去与未来之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8
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9
别尔喜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徐黎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0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3
1
蔡春,易凌云.
“理念型”概念与教育理论的解释力——以三种理念型师生关系为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116.
被引量:3
2
金业文.
从“实体”到“关系”:论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5):118-121.
被引量:1
3
蔡春,扈中平.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2):6-1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彭涛.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学生的学习[J]
.课程教学研究,2013(2):18-21.
被引量:1
2
邹峻.
面向学习者的网络课程设计方案——兼论教师学习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J]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3):34-37.
被引量:2
3
李丽平.
教学认识论视野的转换——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J]
.法制与社会,2008(34):305-306.
4
侯静敏.
论学校制度文化与学生幸福感的关系[J]
.教育探索,2012(8):23-25.
被引量:3
5
郑金洲,程亮.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
.教育研究,2005,26(11):3-10.
被引量:66
6
蔡春.
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
.教育研究,2006,27(1):10-15.
被引量:61
7
彭虹斌.
从“实体”到“关系”——论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J]
.教育研究,2006,27(1):73-77.
被引量:22
8
蔡春,易凌云.
教育是什么——兼论教育学的责任伦理立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1-5.
被引量:11
9
陈彩燕.
“关系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教育意蕴[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11-15.
被引量:1
10
王晓蕊.
他者的借鉴——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4):36-41.
被引量:6
1
俞田荣,郑艳.
人的“自然性”与自然的“属人性”——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探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11-15.
被引量:2
2
李蒙蒙.
人与符号的关系——对卡西尔《人论》的几点理解[J]
.赤子,2015(4Z).
3
庞坤.
极限概念及其发展的哲学解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07,23(4):88-89.
被引量:1
4
刘友红.
卡西尔哲学: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典范[J]
.求索,2008(7):111-113.
被引量:1
5
林泳海,翟惠敏.
5-9岁儿童极限概念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2):319-322.
被引量:2
6
李进.
郭象“独化”论对《老》、《庄》“自然”哲学之转进[J]
.黑河学刊,2012(11):17-19.
7
姚满林.
论利科的象征概念[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0(1):34-38.
8
李平.
艺术·科学·哲学[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4):4-8.
9
解红勋.
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论证——一种可能的解释[J]
.道德与文明,2013(1):48-57.
被引量:1
10
张国楚,秦翠娥.
极限概念中的唯物辩证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1):5-8.
被引量:1
文史哲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