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
1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法,概述了中外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探讨。
作者
张丽华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20-23,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教养方式
儿童
社会化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9
引证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717
同被引文献
539
1
纪凌开,谭洁.
父母完美主义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焦虑与孤独的中介作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0(1):86-91.
被引量:5
2
李明.
家庭教育也需因材施教——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群体异质性[J]
.当代青年研究,2022(6):67-77.
被引量:13
3
张建端,张静,吴卫东,徐翠青,陈开明.
城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4):37-39.
被引量:10
4
肖凌燕,邹泓.
大学生特质焦虑:结构及其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4):44-50.
被引量:37
5
杨本元,杨洪猛,马雁琳,李如良.
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S1):104-105.
被引量:9
6
彭迎春,蒋仕梅,华江林.
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J]
.科技信息,2008(27).
被引量:2
7
王敏,张振松.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6(4):125-126.
被引量:9
8
吴大同,孙丽华.
中学生职业兴趣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1):52-53.
被引量:3
9
王美芳.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4):74-76.
被引量:22
10
张锋,高建昆,窦刚.
11—15岁学生性格发展模式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0,20(3):33-3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3
1
梁素梅.
现代家庭的幼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4):92-93.
2
王洪学.
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探究[J]
.科学咨询,2019,0(27).
3
王丽,李建明,李丽娜.
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66-567.
被引量:5
4
杨本元,杨洪猛,马雁琳,李如良.
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S1):104-105.
被引量:9
5
税小华.
桥梁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7(5):24-26.
6
于海琴.
劳教人员早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3):40-44.
被引量:22
7
孟祥红,刘玉良.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
.统计研究,2004,21(7):59-62.
被引量:5
8
林琳.
论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J]
.科教导刊,2014(5):193-194.
被引量:1
9
董静.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6):68-69.
10
葛瑞影,吴翠珍.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J]
.大众商务,2010(14):297-29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17
1
李欣琪,杨盼盼,汪纬静,李丹.
母亲惩罚、鼓励社交与学龄前儿童社会技能的关系:害羞退缩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1):98-103.
2
卜尚聪,马莉萍,朱红.
精英大学本科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影响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8):57-64.
被引量:14
3
李骏,张陈陈.
中国城市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基于不同数据和测量的交叉验证[J]
.学术月刊,2021(2):139-150.
被引量:14
4
徐凯.
性别角色冲突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家庭亲密度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12):60-63.
5
徐晶,段晨洋,王亚娟,李晓,王云飞扬,李玮,姜媛.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自杀行为的预测[J]
.心理月刊,2022(14):42-46.
被引量:2
6
徐梦洋,晁相玉,李莹丽.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机制[J]
.心理月刊,2022(5):1-6.
被引量:1
7
杨军义,常莉杰,李亚丹.
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与大脑发展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1):237-240.
被引量:1
8
石云鹏,刘伟方.
父母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病理症状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0(19):16-18.
被引量:16
9
曹会霞.
如何帮助农村幼儿平稳度过入园焦虑期[J]
.试题与研究,2022(10):123-125.
10
代舒丹,尹可丽,李茜,朱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学生的居家状态及家长的影响研究[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2):87-99.
被引量:1
1
黄河清.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
.教育评论,1998(2):41-43.
被引量:21
2
黄河清.
爱,需要理智[J]
.上海科学生活,2000(7):47-48.
3
陈微.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成长[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1997,0(4):34-35.
4
父母的意识台阶[J]
.家庭教育(幼儿版),2005,0(9):21-21.
5
林晓萍.
有嘴不能说[J]
.家庭教育,2004(06B):37-37.
6
臧羽青.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6.
被引量:3
7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课题组.
“学校视域中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成果[J]
.新教育(海南),2015(6):40-41.
8
陈兵.
浅谈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6):113-114.
9
王维.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
.家庭教育(幼儿版),1998(4):4-6.
被引量:5
10
解如华.
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93-94.
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