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部分女性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和避孕状况调查
被引量:9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3-65,共3页
Population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47
-
1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我们目前知道多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6):57-62. 被引量:13
-
2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J].人口研究,1999,23(2):1-9. 被引量:46
-
3江亦曼,乔晓春,于学军,李建民,原新,解振明,杨书章,刘鸿雁,陈卫,姚宗桥.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J].人口研究,2000,24(3):18-34. 被引量:24
-
4赵景辉.中国城市人口生育意愿——对哈尔滨市已婚在业人口的调查[J].人口研究,1997,21(3):42-45. 被引量:18
-
5林富德,刘金塘.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发展因素[J].南方人口,1998,13(1):8-14. 被引量:8
-
6严军,李树茁.计划生育的成本—效益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人口,1998,19(3):45-47. 被引量:2
-
7熊郁.中国妇女初婚、生育、性的自主权[J].妇女研究论丛,1994(3):32-35. 被引量:6
-
8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16(6):1-7. 被引量:163
-
9翟振武.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J].人口研究,1991,15(4):2-10. 被引量:11
-
10风笑天.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J].人口研究,1991,15(5):30-3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9
-
1谭克俭.我国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转变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3-6. 被引量:28
-
2李建民.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人口研究,2004,28(6):2-18. 被引量:77
-
3陈静,孟庆艳.中国城镇化之路该如何走[J].小城镇建设,2005,23(6):94-96. 被引量:4
-
4沈毅.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以吴江流动人口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5):42-50. 被引量:26
-
5贾志科.对解放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变化情况的历史考察[J].西北人口,2009,30(1):57-61. 被引量:9
-
6贾志科.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9(4):24-28. 被引量:39
-
7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中国社会科学,2014(4):78-97. 被引量:269
-
8梁土坤.二律背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变化趋势及其政策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94-105. 被引量:13
-
9梁土坤.城市适应: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涵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6):82-90.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435
-
1陈小丽,温乃楠.传输与规范:分娩类社交媒体视频对女性自然分娩态度的影响[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4):118-144.
-
2黄佳丽,陈永香.不同生育政策下感知压力和育儿观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6):10-13. 被引量:2
-
3张彩玲,陈玉芳,胡练.家庭关系等心理因素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J].心理月刊,2023(4):5-7. 被引量:1
-
4刘畅,靳永爱.产假政策与生育意愿[J].世界经济文汇,2022(2):57-68. 被引量:11
-
5李卓.“全面二孩”政策实践对“三孩”政策的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122-130. 被引量:1
-
6张建文,高完成.司法裁判视域中的优生选择权:性质、主体及救济[J].人权研究(辑刊),2020(1):81-101.
-
7李超,朱晨.人口负增长背景下中国传统孝道观水平变迁路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23,11(12):22-35.
-
8康丽珍.流动人口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七城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J].理论观察,2023(8):84-89.
-
9潘家森,邓志康.家庭消费结构、住房状况对居民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J].理论观察,2023(4):93-100. 被引量:2
-
10骆娜,李秀婷,郭思佳,高雅.“成本-效用”视角下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的理论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23,19(4):269-279.
-
1刘云嵘.避孕现用率的概念及其应用[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0(4):28-30.
-
2李桂钧,萧爱华.《中国计划生育年鉴》十五年[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6):51-52.
-
3悠悠.6个他最容易相信的“性”福谎言[J].伴侣,2008(9):56-57.
-
4萧爱华,梁颖.《中国计划生育年鉴》更名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4):38-38. 被引量:1
-
5徐西国,郭永华.略论邓小平人口思想的基本内容[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2):19-21.
-
6克里斯廷·苏亚雷斯(Christine,Soares),雷荣悦(译),褚波(校).口服避孕药[J].环球科学,2009(10):73-73.
-
7考夫曼.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的质量[J].中国人口科学,1991(6):40-50.
-
8樊艳华.编好反映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史书[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6(4):48-49.
-
9肖爱华.《中国计划生育年鉴》迎来创刊10周年[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6(2):76-76.
-
10怎样改换避孕节育方法[J].健康,2015,0(5):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