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语介词语义源流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英语介词语义源流杨莉藜英语介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其语义复杂,运用广泛,且与动词、副词、连词等纠葛颇多,因此并不是一个易于驾驭的词类。本文试图从语义哲学、心理学角度对介词语义进行历时分析,上穷其源,下扶其流,推演其衍变规律,兼述语义历时分析在语言实践中的...
作者
杨莉藜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7,共8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英语介词
语义源
语义学
知觉力
引申义
历时分析
本源意义
汉译本
中古英语
同词反义
分类号
H314.2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5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205
1
文旭,江晓红.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J]
.外语教学,2001,22(4):15-18.
被引量:88
2
赵越超,董淑媛.
英语介词教法点滴[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79-81.
被引量:2
3
沈家煊.
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2):1-7.
被引量:75
4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21
5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4
6
文旭.
《语法化》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7-48.
被引量:35
7
徐盛桓.
疑问句的语用性嬗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4):28-35.
被引量:50
8
杨忠,张绍杰.
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2):3-10.
被引量:107
9
储泽祥.
动词的空间适应性情况考察[J]
.中国语文,1998(4):253-261.
被引量:20
10
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
.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348
引证文献
23
1
肖志芳.
英语双介词的使用及语义认知解释[J]
.文教资料,2006(22):142-144.
被引量:3
2
张愚.
英语介词时空观语言哲学探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96-100.
被引量:5
3
师璐.
试论意象图式及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112-114.
被引量:24
4
史厚敏.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98-100.
被引量:4
5
杨萍.
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看几个方位介词在时间域中的应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197-199.
6
陈文娟,刘娟.
从原型理论角度看英语空间介词UNDER[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4):108-110.
被引量:1
7
高嵩,陈朝霞.
介词在名词化过程中的体现[J]
.山东外语教学,2007,28(2):83-86.
被引量:4
8
陈绍恋.
英语介词from的语义、修辞功能[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08-310.
被引量:2
9
李乐艳.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30-132.
被引量:2
10
张国华.
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2):80-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梁彬.
心智哲学视域下的空间介词的语义关联性研究——以under和below比较为例[J]
.现代英语,2023(11):58-61.
2
董银燕.
从认知角度看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以“head”和“头”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39-42.
被引量:4
3
杨萍.
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看几个方位介词在时间域中的应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197-199.
4
陈文娟,刘娟.
从原型理论角度看英语空间介词UNDER[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4):108-110.
被引量:1
5
吕艺超,孙亚.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6):78-80.
被引量:1
6
于建伟.
诠释英语双重介词结构的语言经济原则[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978-980.
被引量:1
7
王新建.
从认知角度看介词out of句式隐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2):86-87.
8
吴长安,乔立清.
“还”的语源义特点及其虚化路径[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6):75-82.
被引量:5
9
彭秀林.
利用英语名词化结构 实现汉译英转换[J]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2):79-82.
被引量:2
10
马玉梅.
基于图式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240-243.
被引量:4
1
潘朔.
色彩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
.汉字文化,2010(6):92-96.
2
陈量文.
文本解读要“四防”[J]
.语文学刊,2016,36(22):117-118.
3
章霜.
羊大真的为美?——从美的造字结构分析其本源意义[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3):190-191.
4
赵丽娜.
语义哲学与语义分析[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2):72-74.
5
边陇阳.
“汉”字探源[J]
.咬文嚼字,2002,0(4):25-26.
6
周建设.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2.
被引量:3
7
李奇儒.
谈法律英语翻译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青年文学家,2013,0(13):158-158.
8
边陇阳.
“汉”字探源[J]
.老年健康,2004(9):34-34.
9
穆雷.
翻译教材中的理论渗入——《英汉互译教程》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2):69-70.
被引量:2
10
A.P.马蒂尼奇,周建设(译).
语言哲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94-102.
被引量:3
外语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