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
被引量:53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71,共11页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同被引文献420
-
1刘颂浩.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研究四十年[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63-75. 被引量:6
-
2刘俊玲.留学生作文中的篇章偏误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36-38. 被引量:16
-
3张如梅.偏误分析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1(6):37-41. 被引量:11
-
4陈慧.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错误类型小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16-20. 被引量:16
-
5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27-33. 被引量:71
-
6王立新.“一……就”的种种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4(2):60-61. 被引量:2
-
7徐默凡.“这”、“那”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1(5):47-54. 被引量:35
-
8方欣欣.中高级水平韩国学生的教学重点[J].汉语学习,2001(5):64-74. 被引量:11
-
9徐开妍,肖奚强.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8(4):118-125. 被引量:15
-
10江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61-68. 被引量:126
引证文献53
-
1李榕,王元鑫.中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语篇章第三人称回指的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21(2):276-288. 被引量:5
-
2杨春.中介语语篇层面的偏误研究概况述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9):61-65. 被引量:2
-
3辛平.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4):67-71. 被引量:60
-
4徐子亮.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4,18(4):63-73. 被引量:17
-
5陈晨.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衔接考察[J].汉语学习,2005(1):66-72. 被引量:29
-
6张述娟.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中逻辑衔接的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2(2):36-41. 被引量:2
-
7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2):70-76. 被引量:30
-
8陈晨.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在篇章连贯方面的常见偏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83. 被引量:11
-
9黄玉花.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100-106. 被引量:28
-
10吴若愚.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叙述人称指称偏误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18(2):62-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07
-
1韦九报.近十年CSL习得研究的观念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J].语文学刊,2021(1):22-29.
-
2李榕,王元鑫.中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语篇章第三人称回指的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21(2):276-288. 被引量:5
-
3李秀秀,白晓光.浅析汉日语羡余现象的异同[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3(1):162-169.
-
4祁峰.汉语中介语偏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中学术,2021(2):185-192.
-
5王素梅.柬埔寨汉语学习偏误分析研究综述[J].汉字文化,2024(4):105-107.
-
6曾绮晴.指示代词“这”(zhè/zhèi)“那”(nà/nèi)两读音的成因探究[J].汉字文化,2021(S02):16-18.
-
7范文娟.MHK体系下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2):19-19.
-
8赵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四十年[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92-101. 被引量:3
-
9杨德峰,庞恋蕴.国内近二十年日语母语者汉语语法习得研究回顾[J].高等日语教育,2019,0(2):1-12.
-
10徐开妍,肖奚强.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8(4):118-125. 被引量:15
-
1宋华.委婉语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英文)[J].海外英语,2013(7X):237-238. 被引量:1
-
2万维群.英语委婉语探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4-26.
-
3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18):1714-1715.
-
4杨雷.一论俄语语法中的零形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3-74. 被引量:1
-
5李华,杨雷.再论俄语语法中的零形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93.
-
6李家霞,东野圣时.外语教师话语的修辞特点与使用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5(3):83-85. 被引量:1
-
7刘晓维.音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146-147. 被引量:1
-
8袁素卓,王英宏.对委婉语的探论[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51-51.
-
9朱宇丹.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288-288.
-
10李刚.浅谈英汉翻译中的音译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6):25-2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