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价值尺度的确立与当代人文精神重建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价值尺度的确立与当代人文精神重建邹广文吴荣荃从十八世纪开始,西方科学理性与文明理想的冲突便引发了人们的价值思考。到了二十世纪末的今天,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价值世界的失落使人们重提人文精神。价值问题始终是关涉人类发展的中心问题。尤其就当代中国的...
作者
邹广文
吴荣荃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5-69,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现代人文精神
价值尺度
人的价值
超越性
人文精神重建
人的本质
利益原则
价值评判
实践活动
现实性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12、13、31、32卷出版[J]
.国外理论动态,1998(9):32-32.
被引量:270
共引文献
269
1
蒋序怀.
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论”[J]
.探求,2002(4):21-23.
2
顾銮斋.
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自觉——以英法德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31.
被引量:4
3
邢亚莉.
论“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135-140.
4
陈小川.
创造——人价值的本质特征[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1):45-46.
被引量:1
5
高文超.
简论美感在实践创造中的动力功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2):7-10.
6
王振义.
论社会精神生产的本质、特点及其价值[J]
.岭南学刊,1999(5):70-74.
7
吴先逵.
论理性和非理性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1):23-29.
被引量:2
8
丁年森.
马克思主客观相统一的实践真理观[J]
.江苏社会科学,1999(5):105-108.
被引量:3
9
管彦波.
关于民族社会生活史方法论的探讨[J]
.学术月刊,1999,31(3):90-94.
10
张远超.
论生产力与所有制形式[J]
.学术月刊,1999,31(5):17-23.
同被引文献
23
1
冯兰义.
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概览[J]
.文史哲,1998(6):118-121.
被引量:6
2
孙鼎国.
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J]
.文史哲,1998(4):37-42.
被引量:5
3
冯小平.
从人的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看人的价值[J]
.哲学研究,1997(1):20-27.
被引量:12
4
王建光.
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
.探索与争鸣,2004(10):14-16.
被引量:21
5
付卫华.
消费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5):151-153.
被引量:2
6
陈学明.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J]
.理论与改革,2005(6):10-12.
被引量:13
7
王永贵.
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J]
.社会科学研究,2007(1):60-64.
被引量:4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0.
9
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7-29.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引证文献
8
1
邹安乐.
试论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性[J]
.学习论坛,2005,21(1):57-59.
被引量:2
2
刘晓辉.
人的价值的分析和实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3):63-66.
3
魏红霞.
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53-58.
被引量:59
4
罗志勇.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J]
.法制与经济,2010,19(8):120-122.
被引量:6
5
张高桢.
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37-238.
6
程振强.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3):5-8.
被引量:6
7
王燕群,吴倬.
马克思价值思想的文本解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6-9.
被引量:2
8
李一吉,白志琴.
论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41-141.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肖金波.
引导与塑造:多元社会思潮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J]
.理论观察,2021(9):89-91.
2
刘勇波,徐传武.
当代社会思潮的特殊性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2):166-167.
被引量:2
3
吴孟洋.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
被引量:1
4
邓丽昕.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生命教育认同感的途径探析[J]
.大家,2012(17):163-164.
5
付大安,李奕.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和批判性思维培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1):182-184.
被引量:6
6
龚波.
转型期大学生过激行为的社会诱因结构探析——案例与反思[J]
.中国青年研究,2010(5):103-106.
被引量:3
7
朱城,赵洪兵.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浅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资讯,2010,8(9):230-230.
被引量:4
8
李东晓.
论新时期高校社会思潮的特点及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7-9.
9
宋海林.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J]
.知识经济,2010(18):57-57.
10
李本松.
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4):117-119.
被引量:17
1
邹广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浅议[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47(4):25-27.
2
许娅丽.
浅析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9):111-114.
3
方伟.
天地之间是个人——相对论与现代人文精神[J]
.档案天地,2008(6):1-1.
4
龙佳解,罗泽荣.
人文精神重建与以人为本[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46-51.
被引量:7
5
李雅琴.
新疆首府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
.艺术品鉴,2015,0(5):310-310.
6
周兴茂,周丹.
重庆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之我见[J]
.探索,2006(4):152-156.
被引量:3
7
陈梦娟.
塑造现代南京人文精神[J]
.群众,2001,0(5):16-17.
8
刘素娜.
新时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思考[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4):7-8.
9
邹广文,孙爱云.
试论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建构[J]
.北方论丛,2010(1):107-110.
被引量:4
10
张秀军,田美荣.
优秀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重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5):108-110.
东岳论丛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