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善意取得制度初探
被引量: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仅就“善意”的本源、主体如何判断“善意”、善意取得的客体及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等问题进行了中外比较论述。指出:善意取得制度,又称即时取得或即时时效,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民事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日,引进与吸收外国先进的立法制度,促进我国立法的完善与发展并与国际立法接轨,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
余淑玲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49-54,共6页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第三人
善意受让人
转让人
取得所有权
财产返还
遗失物
盗窃物
财产所有权
返还财产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13
1
彭学龙,毕涛.
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区别[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S1):56-57.
被引量:1
2
孙宪忠.
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下)[J]
.中国法学,1999(6):54-63.
被引量:104
3
李建华,傅穹.
论占有与善意取得[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3):25-30.
被引量:14
4
王闯,张涵.
民法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1997,19(1):35-45.
被引量:7
5
杨立新.
共同共有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J]
.法学研究,1997,19(4):150-157.
被引量:57
6
王利明,王轶.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
.现代法学,1997,19(5):5-14.
被引量:157
7
章戈.
试论财产善意取得[J]
.法学研究,1986,8(6):27-33.
被引量:2
8
赵玉.
善意取得制度三论[J]
.当代法学,1999,13(5):36-38.
被引量:2
9
周作斌,史卫民.
善意取得制度确立之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4):7-11.
被引量:1
10
谭玲.
论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理基础[J]
.当代法学,1997,11(2):32-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3
1
房书君.
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2):23-25.
被引量:1
2
黄建水,陈小杰.
善意取得制度适用范围的物权立法探析[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3):43-46.
3
陈晓君.
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17(S2):75-76.
4
周作斌,史卫民.
善意取得制度确立之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4):7-11.
被引量:1
5
谭良.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浅析[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1):90-92.
6
李林启,王爱玲.
论善意取得之客体[J]
.前沿,2005(1):145-147.
被引量:2
7
胡宇鹏.
论过错原则是时效取得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内在依据──从“后手不得优于前手”和“以手护手”原则谈起[J]
.当代法学,2002,16(4):73-75.
被引量:2
8
赵石麟.
关于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6):65-73.
被引量:1
9
席书旗.
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之冲突与协调[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2):42-45.
10
程晶磊.
论脱离物的善意取得——兼论《物权法》第九章相关内容[J]
.法制与社会,2008(13):273-27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军伟.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
.四川建材,2006(2):136-137.
被引量:2
2
胡健仪.
论善意取得制度[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17(S2):77-79.
3
赵石麟.
关于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6):65-73.
被引量:1
4
杨泽.
论赃物的善意取得[J]
.学理论,2010(35):167-170.
5
沈旸,吴文迪.
刑事追赃与善意取得的冲突与重构[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47-51.
被引量:4
6
徐番,史亚鹏.
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0-33.
被引量:1
7
王雪.
善意取得制度法律问题探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6):100-101.
被引量:3
8
王琴,陈新根.
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要件探析[J]
.学习月刊,2010(6):97-98.
9
刘福霞.
我国关于赃物善意取得之理论和实践[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2):51-53.
被引量:1
10
李俊青.
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立法研究——以德国和法国赃物善意取得制度为视角[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22-24.
1
李玉娜.
无效经济合同的财产返还[J]
.经济与法,1999(1):34-35.
2
程宗璋.
浅析经济犯罪的退赃及其处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7,18(1):56-59.
3
张兆利.
侵害承包方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责任[J]
.农业知识,2004(28):48-48.
4
傅明,谭服桂.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问题研究[J]
.智富时代,2016,0(S1):150-150.
5
张能胜.
论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53-56.
被引量:1
6
彭章键.
无效合同的财产返还[J]
.经济与法,1996(2):8-9.
被引量:2
7
穆永强,张水菊.
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解决的法理问题[J]
.学习月刊,2015(6):28-29.
8
邱静.
浅议无效合同财产返还对象的确认要素[J]
.法制与经济,2014,23(5):70-71.
9
徐进.
浅析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J]
.前沿,2005(1):139-141.
被引量:1
10
张奎荣.
浅析婚约解除的法律后果[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0X):167-167.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