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西方叙事理论中“故事”与“话语”的区分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故事”与“话语”是当今西方叙事学理论中较为常见的描述叙事作品两个对应层次的概念。叙事作品的意义在很大程序上来源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两分法来描述作品是西方叙事理论的传统。
作者
申丹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5,共9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叙事作品
西方叙事学
两分法
对应层次
相互作用
叙述话语
第一人称叙述者
三分法
故事内容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92
1
史笑添.
奥尔巴赫喻象论的历史现实维度及其内在紧张[J]
.圣经文学研究,2022(2):250-277.
被引量:1
2
吴赟.
媒介转向下的多模态翻译研究[J]
.外国语,2021,44(1):115-123.
被引量:63
3
刘广宇,王成莉.
短视频语境下非遗影像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以抖音、快手为例[J]
.当代电视,2021(2):95-98.
被引量:22
4
罗杰鹦,申屠云峰.
同一与不同——从存在的维度看"故事"与"话语"的关系[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49-154.
被引量:1
5
申丹.
全知叙述模式面面观[J]
.国外文学,1995(2):3-11.
被引量:15
6
申丹.
语境、规约、话语——评卡恩斯的修辞性叙事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10.
被引量:13
7
申丹.
“故事与话语”解构之“解构”[J]
.外国文学评论,2002(2):42-52.
被引量:25
8
赵德远.
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哲学思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1):27-31.
被引量:25
9
彭宣维.
话语、故事和情节——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看叙事学的相关基本范畴[J]
.外国语,2000,23(6):44-50.
被引量:3
10
申丹.
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J]
.国外文学,2002(2):3-11.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12
1
康响英.
论“故事”与“话语”边界模糊的原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3):173-176.
2
欧阳明.
新闻叙事学学术建设视野中的话语、新闻叙事话语[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6.
被引量:6
3
伍茂国.
概念谱系中的叙事伦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5):107-110.
被引量:1
4
赵婷,刘嘉.
记录片的话语层次[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19-121.
被引量:1
5
吴洪斌,姜智彬.
网络视频类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以《中国有嘻哈》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7(12):88-91.
被引量:12
6
张智妍,郭枫.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J]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被引量:17
7
李毓,谢兆雪,曹秀丽.
旅游企业自媒体叙事对民族非遗传承的作用研究[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15(1):103-114.
被引量:3
8
李世涛,廖明一.
永恒、瞬间以及死亡——叙事如何捕捉时间[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2):84-88.
9
苏坤,胡全生.
叙事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意义及其再认知[J]
.江西社会科学,2024,44(2):89-97.
10
韩佳政,温佩璇.
作为类型定量的“时间”:科幻电影中的时间型变与叙事转向[J]
.当代电影,2024(9):123-128.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王存远.
新媒体生态下非遗的美感传播[J]
.新闻传播,2023(4):25-27.
2
孙立青,魏梦.
湖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验对外传播研究[J]
.文化与传播,2022,11(2):41-48.
被引量:3
3
黄权壮,黄科安.
叙述学视角下散文“真实性”初探[J]
.东吴学术,2020,0(1):47-52.
4
张玮玮.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J]
.文教资料,2008(8):11-12.
被引量:1
5
汪杨文.
论《吉姆老爷》中的陌生化[J]
.文教资料,2008(34):28-30.
6
秦凌燕.
一个表达虚无的文本——重读《伤逝》[J]
.小说评论,2011(S1):92-95.
被引量:3
7
熊娥.
动词相关句法结构的叙事功能及其认知理据[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155-156.
8
胡英,刘洊波.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与《远大前程》叙事比较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9-43.
被引量:8
9
刘进.
“观望者”的故事——《呼啸山庄》叙述层次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100-103.
被引量:11
10
吴丹.
《呼啸山庄》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相似性探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8):67-68.
1
孙玉祥.
专制使人虚伪[J]
.雨花,2003,0(8):66-67.
2
张炜.
何为书[J]
.读书文摘,2007,0(9):2-2.
3
陈洪.
徘徊于“还原”与“建构”之间[J]
.文学遗产,2013(6):144-146.
被引量:2
4
张炜.
书是什么[J]
.鸭绿江,2001,0(5):47-47.
5
李日升.
关于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再思考[J]
.科技风,2008(17):135-135.
6
潘裕民.
关于宋词的豪放与婉约问题[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2):40-44.
被引量:2
7
马尚龙.
时尚与两分法[J]
.时代风采,1998(9):19-19.
8
王兆鹏.
对宋词研究中“婉约”、“豪放”两分法的反思——兼论宋词的分期[J]
.枣庄师专学报,1990(1):43-49.
被引量:4
9
杜丽.
爱者(两则)[J]
.人民文学,1999,0(5):103-106.
10
周红.
文学如何走向“文革”[J]
.粤海风,2007(4):47-53.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